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仅靠改变药品交易规则无法破除以药养医

2013624日下午,广州东方宾馆。将近30位广东省医疗机构的药剂科主任聚集在这家酒店八层的一间会议室。虽名为  “广东医院药学专家座谈会”,实际上会议的主角只有一个——广东省医药采购中心主任杨哲,他讲话的主要内容是对“广东药品招标新模式”进行介绍。

虽然杨哲在会议中反复强调“时机敏感”、“还不能敞开说”。但台下的药剂科主任们显然希望能从其口中挖出更多信息。“入市价怎么确定”、“挂牌价有何要求”、“成交价是否公开”,他们连连发问,态度急切。

517日,广东省公布的《药品交易相关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采用“双信封”制度实现基本药物招标。

根据《征求意见稿》,新规则确定“商务标(价格标)”占90%,“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标)”仅占10%。一时间,对新规则“重价格、轻质量”等解读,引发医药行业震动。

医药界人士担心,广东的基本药物招标新规则会使得招标变成惨烈的“价格战”。

医药厂商首先表示立即强烈反对。528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五家医药行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等中央多部门和广东省政府递交建议,呼吁对广东省新规进行“根本性修改”,称新规一旦实施,有可能导致“‘毒胶囊’事件重演”,“不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68日,又有20多名企业代表在一场针对《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会上,质疑广东对药品的招标标准是“最低价中标”,呼吁对新规进行修改。

619日,广东省卫生厅办公室一位人士透露,该厅正在对部分操作性条款做改动,但总体指导思想不会变。624日,广东省医药采购中心主任杨哲进一步表示,技术标和价格标的比重不会改变。

在争议声中,广东药品招标新规将于7月初开始实施。

广东新规争议

广东药品招标新规和此前招标制度最大的不同是,交易不再经由省级采购部门运作,而是直接在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广东将打造“在线竞价、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融资、在线监管”的药品交易新模式,通过网上竞价、量价挂钩等措施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广东版“药交所模式”已现雏形。

“药交所模式”于2010年在重庆率先启动。该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医疗机构通过网上交易平台直接与药企议价:药交所先出入市价(采用卫生部数据库中收集的全国平均价)、药企报出挂牌价(必须低于入市价)、医疗机构提出成交价(必须低于挂牌价)

624日的介绍会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邱峰向广东同行介绍,目前该院有95%98%的药品采购通过药交所完成,但他没有说明药价整体降低了多少。“我们是当政治任务去完成的,”邱峰说,“很多来重庆参观的人问我们药交所模式好还是不好,我一般都不去评价。”

实际上,业界对“药交所模式”并不认可,68日的讨论会上,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说,药品并不适于在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期货产权交易”。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药品品种和质量层次繁多,价格复杂,并不适用交易所模式,国际上也未有成功先例。更为重要的是,“以药养医”体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破除,使得中国药品交易和价格完全扭曲,不具有通过交易所形成市场价格的外部条件。

但广东省卫生部门对“药交所模式”颇为看重。

今年初,广东省卫生厅、医改办、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前往重庆,考察药交所运行情况。此次考察回来后不久,广东立即宣布改革药品招标。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医药法草案有望7月获国务院通过

  医保管理归属仍未确定 控费压力进一步显现

  中医药立法进入快车道 被列入立法第一档

  中药配方颗粒审批权收紧 华润三九等享垄断优

  2013年上半年部分省市基药增补动态及解读

  基本药物制度,下一步如何走?

  《国家药物政策白皮书》发布时间仍未明确

  广东大幅修改药品交易规则 “两票制”内容均

  三类医保统一管理归口问题或将延后

  国家卫计委:稳步推进医改 健全全民体系

EMA:欧洲加强活性物质进口GMP标准管控

发改委药企成本调查 为降药价做准备

在京销售357种药品“晒”最高零售价

广东基药扩容:中药注射液入选受质疑

广东基药增补:市场资源向基药靠拢

上海改革公立医院分配模式 行政之手难收

地方基药增补将推动药企政策洗牌

基药增补目录扩容超预期 或助长以药补医

医保双向异地结算或年内全覆盖

皖18条医改新政出台 医改办主任张韶春谈新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