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要多,其中化学药品增加297个,中药增加57个。
医药工业质量提升
除新药数量增长以外,新药质量也在提高。2013年1.1类化学药品的注册申请达到了106件,增长较快。一些一类药已经投放市场,虽然创新型药物需进一步提高,但是国内药企在创新药研制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大家知道中药审批较慢,但在越来越严的审评要求下,也有一些中药通过了审批。抗菌药物研发是一个热门,国内已经有10个品种上市,另外还有20多个品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涵盖了多数全球抗菌药物的产品。
新药除了在国内市场研发以外,也在走向国际市场。比如复方丹参滴丸、桂枝茯苓胶囊、培菲康等,目前正在欧美国家按照新药研发标准在做临床试验。
近年来药品生产质量标准在提高,新修订的GMP认证稳步实施,质量标准逐步提升。虽然当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通过了GMP认证,但是大多数企业按产能产量来看,都满足了市场要求,没有出现很多人预料的认证标准放宽、认证时间延长的情况。
另外中国的GMP认证开始与国际接轨,400多个API通过了欧美检查,获得了CEP证书,通过欧美认证的企业达到了40家以上,标准稳步提高。
存在八大问题
总体来说,医药行业增长非常快,发展势头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创新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虽然从事新药和研发的企业很多,但是新药企业面临的产品研发周期长、进医保门槛高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是价格下降厉害,影响行业营运水平。
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价格低迷、产能过剩严重。另外仿制药重复申报严重,重复申报对产品同质化和过度竞争埋下了伏笔。
四是医疗机构购药金额增长放缓。用药金额下降的原因有:药品降价、医保控费、抗感染药物限制使用等,2013年抗感染药物基本上是负增长。
五是出口增长放缓。
六是产业集中度没有有效提升。过去几年中小企业发展更快,大企业反而增速慢,产业结构是向着离散化的方向发展。
七是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现象明显。
八是环境资源对企业发展约束加大。预计今后几年化学原材料会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中药材资源紧缺加剧,一些野生动植物资源短缺,制约中药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医药工业的快速增长率仍会持续,但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医药工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预计会导致增速放缓,医药工业必须加快自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相关部门也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
要建立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陈广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处长)
新药上市以后,有人认为行政保护应当弱化,但实际上国际药品市场仍有行政保护。
1984年以前,美国对申请人提交的未披露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采取“有限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以防止不正当竞争。美国FDA可以依赖已有数据批准仿制药的上市许可。而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的获得需要长期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耗费巨大的时间与金钱。FDA对这些数据的依赖造成了仿制药搭便车的情况,而新药研制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FDA开始对数据和专利进行行政保护。
发达国家药品行政保护现状
尽管美国的专利制度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新药专利保护仍有一些局限性。一些药品基础研究之后的研发和审批过程较长,使专利保护的有效商业期大大缩短。而有些药品因审批时间过长而导致其丧失了新颖性,从而无法得到专利保护。如果仅仅依靠专利保护,药品创新的动力是明显不足的。
作为一种权衡之举,1984年,美国通过了一项重要法案,即《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补偿法》,在该法案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药品“数据保护”。
在美国,生物新药保护年限为12年,罕见病新药为7年,含NCE((NewChemical Entity)的新药为5年,新适应症或是其他进行新临床研究等药品为3年。
实际上NCE是体现数据保护的核心。研发的新药需要用临床数据来证明,政府部门才有可能批准。研发者为这些临床数据的证明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当然需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