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构医患关系
诸多移动医疗项目,都以重构医患关系为出发点。只是诊疗环节的切入点各有不同,有的定位于诊前的在线问诊导诊,有的定位于复诊、康复、慢病长期跟踪……从“人”的着力点来看,选择患者的比较多见,选择医院、医生的则要少些。
而早前刚宣布获得2.21亿融资的京颐股份表示,其在医院布置的“掌上医生”,经过几个月的运行,证明能很好地帮助医院“创新医患关系管理模式,并将将临床服务延伸到院外”。
其提到的合作案例是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拥有49个病区,51个科室,编制床位数1860张,2014年出院人数8.1万人次,住院患者剧增,令医院的医患关系服务承压。
2015年5月,该院开始实施由京颐股份和医院共同研发的“掌上医生”服务平台,8月在胸心外科、儿外科、心血管内科等病区试点运行该系统。目前开通的“掌上医生”服务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护、会诊信息推送、检查检验报告查询、手术排班信息提醒、患者基本信息查看、医嘱信息查看等。
如此,在院外及其他碎片时间,医生同时可以通过“掌上医生”平台及时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医嘱、检查检验等信息,实现了“从院内到院外”的医疗服务覆盖范围的突破。
面对患者突发病情或是检验到有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值时,即使不在病床旁或是院内,医生也可以及时处理,明显提升患者对于医生工作的满意度。而在以往,比如由于大量纸质病历、检验检查报告单不方便携带,在患者病情突发变化时,医生的诊疗工作无法及时开展。
医院方面透露,未来“掌上医生”平台还将更进一步与医院原有的HIS平台整合,开辟医生全流程信息化服务新模式。
院内移动医疗服务商老大
事实上,所谓的“掌上医生”解决方案只是京颐股份诸多产品中的一项。
在移动医疗细分领域,京颐股份自称为市场份额最高的院内移动医疗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在移动医疗、医疗物联网、医院HRP、HCRM领域均有涉及,医疗行业客户超过500家。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获得三轮融资。
2012年12月,京颐股份获得软银中国55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2014年3月,京颐股份获得由鼎晖创投领投、软银中国跟投的B轮融资,共计9300万元人民币。
2015年8月,京颐股份宣布获得计2.2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盛世景投资(SENSEGAIN Investment)领投,软银中国(SBCVC)、弘晖资本(HighLight Capital)跟投。
据健康界此前报道,京颐股份所获C轮融资,主要将为其探索新业务模式提供资金支持,而院患关系管理领域将是重点业务。2015年,京颐股份推出了HCRM系统,将院患关系管理服务覆盖范围从诊中阶段延伸至诊后及复诊阶段发力。目前已经签约了近30家医院。
京颐股份、趣医网董事长李志表示,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的行业纵深发展,作为一个有着特殊围墙的行业,医疗也将最终被互联网化。
京颐股份早在2014年就已经成立了,医院业务根基较深,在今年下半年移动医疗领域投资更趋谨慎的背景下,C轮的巨额融资也说明了资本的追捧。
不过,在京颐股份看来,光打医院似乎还不够,针对患者端。2014年5月趣医网成立:旗下品牌“趣医院”App涵盖预约挂号、报告查询、支付、住院管理等全流程就医服务,另一品牌“趣医网络医院”致力于构建网络视频问诊服务平台。
据李志表示,趣医网在医院端的资源积累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国内已有1000多家公立医院入驻了“趣医院”平台。预计今年合作公立医院数量将超过2000家。
而趣医网的融资也同样凶猛。2014年9月——成立4个月这后,获得弘晖资本、软银中国资本的共计850万美元的A轮融资。
2015年9月10日,趣医网宣布完成总计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百度领投,软银中国资本、弘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