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举行的药物信息年会(DIA)第五届中国年会的分会场上,进行了一场围绕抗高血压复方制剂发展的热烈研讨和交流。专家们在肯定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FDC)给高血压治疗带来的颇多益处的同时,也提醒研发人员注意——我国的抗高血压FDC研发应更多考虑国情扎实进行。
联合用药应对防治难题
“中国面临的形势严峻,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35%,治疗率为20%~30%,控制率为6%~10%。而在全球,形势也不容乐观,高血压也未被完全控制。2008年美国的高血压控制率也仅为50.1%。”美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全球临床负责人Dan Paulson博士谈到。
Dan Paulson表示,尽管高血压的治疗在进展,新型药物不断出现,治疗指南陆续发布,但难治性高血压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多,单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率徘徊不前。高血压多因素的发病机制决定了需要多途径的降压治疗措施干预,因此,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了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策略。“42项试验的荟萃分析(11000例患者)显示,两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比任何一种药物单药更显著地降低收缩压。”临床证据表明,联合用药是一种必然趋势,可以实现更强的降压、保护靶器官、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目的,而不良反应更少、更轻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也介绍:“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了初始联合治疗。”
两位专家表示,目前在影响血压的各个方面,包括血管、血液容量和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都已开发了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它们在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已验证安全有效,各具特点,相辅相成,可联合使用。
FDC比自由联合用药获益更多
联合用药是复方制剂产生的重要临床基础之一。相比自由联合用药,FDC独具优势,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占据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抗高血压药物研发和治疗的新趋势。王文和Dan Paulson用数据加以证明。
王文介绍,首先,FDC较自由联合用药显著提高血压达标率。2009年一项组群随机对照试验中来自27个诊所的124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进入指南推荐的自由联合治疗组,另外18个诊所的高血压患者802例进入起始FDC组。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现,FDC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自由联合治疗组(5.2毫米汞柱/2.2毫米汞柱),FDC组降压治疗达标率(64.7%)也明显高于自由联合治疗组(52.7%)。
其次,王文说,FDC较自由联合用药显著增加依从性。2010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相同药物自由联合相比,FDC的依从性增加了29%。FDC较自由联合用药,还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2008年国外研究表明,前者为3179美元,而后者为5236美元。“与等同的单药联合相比,使用FDC与依从性和坚持治疗增加29%相关。”Dan Paulson补充说。
此外,Dan Paulson还表示,FDC比自由联合用药能达到较好的血压控制和具有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趋势。2010年发表的高血压患者的3项试验荟萃分析显示,与等同的单药联合相比,使用FDC从一开始的无显著趋势达到实现血压控制下降30%,使用FDC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0%的不显著趋势相关。
“基于15项研究、32331例受试者的荟萃分析显示,与自由联合用药相比,FDC具有多重优势:依从性提高21%,不良事件下降20%。”王文再添佐证。
两位专家表示,鉴于此,国内外权威高血压治疗指南,如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指南(2012)、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学会(ESH/ESC)指南(2009)、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指南(2010)等均推荐使用FDC。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中也提到,钙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