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无论在品牌、实力还是市场份额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占有90%的市场份额:2013年前10个月,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总数之比为13440比10877,接近1比1,但全国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及住院人数与民营医院相比均为9比1。
30多岁的北京居民小包是个典型的“北漂”。不久前,她的丈夫突发脑溢血,在附近公立医院抢救无望后,她设法将丈夫送往北京著名的宣武医院。小包表示,民营医院鱼龙混杂,让她不放心,从没想过去民营医院看病。小包对民营医院的看法在亿万城乡居民中确实有一定的代表性。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表示,“在许多西方国家,医疗服务和技术最好的医院往往是民营医院。我们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民营医院的发展受大极大限制,许多病人不敢去民营医院看病,很多民营医院也请不到、留不住好医生。”
近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力社保部公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现状。根据三部委公布的相关通知,各省(区、市)今年6月底前向社会发布本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名录,名录之外的所有医疗机构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其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民营医院可结合自身特点,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按服务项目收费,也可以按病种打包收费,还可以按服务人次等确定收费方式。就医保报销方面,发改委表示,各地要将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范围,实行民营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支付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