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我国新药专项“十二五”期间主要安排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的开局之年,医药产业界人士无不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翘首企盼。2011年4月9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讨会上对我国新药专项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安排做了简要介绍,为从事新药项目的业界人士指明了方向。

马宏建介绍说,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新药专项将严格遵照服务医改,满足人民用药需求和支撑医药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兴的战略产业这两个基本目标,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为人民健康提供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新药或者经过技术改造的大药,为人民健康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加速我国医药产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医药科技与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要引导项目、经费、人才等科技要素向企业聚集,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十一五企业承担的经费和项目占1/3的基础上,切实把我国医药创新的主体转向企业。要调动国家高新区、地方政府积极性,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整合;重点支持一批医药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使其成为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的排头兵,成为医药产业的孵化器,成为医药科技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迅速形成我国医药研发与产业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此外,还要加强专项中民口项目与军口项目的合作与交流,做到军民结合,切实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一些研发平台与国际的接轨,实现国际互认,使我国药物研发体系融入国际医药研发大合作之中,提高我国医药创新的综合能力。

据介绍,新药专项十二五计划任务总体框架不变,与十一五计划安排比较,其实施内容将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及形势变化适当调整,仍设置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5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若干专题,专题下设课题。据悉,在十二五计划期间,专项将分批部署相关任务:2011年主要启动部分新增课题;2012年在对十一五计划第一批、第二批课题进行评估与验收的基础上,采取择优滚动的方式对部分课题给予进一步支持;2013年主要对十一五计划第三批课题进行择优滚动支持,在2011年后可根据需要陆续安排新增课题,并发布相关指南。

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着力体现自主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重点支持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和新技术药物研发任务,抢占科技与产业制高点,加大重磅炸弹式新药培育力度。目标是自主研制30个优效、安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其中810个在国外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12个在发达国家完成新药注册。

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面向人民群众基本用药及产业发展的需求,选择80100个药物大品种进行工艺优化等技术改造,50个左右的专利到期药进行仿制研究,3050个原料药大品种进行制剂改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药物进行临床再评价研究,以提升产业规模和企业竞争力。其经费比例由十一五计划的1%增加到十二五计划的10%左右。

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建设10个新药研发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完善20个临床前、50个临床研究平台以及40个左右的单元技术平台;根据国际新药研发的新趋势和我国的新需求,部署大品种药物IV期临床试验研究、新药研发公共资源等一批新技术平台;建立功能齐全、有机衔接、运行规范、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技术平台,形成网格化国家药物创新技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保药品价格有望统一 药价改革纵深挺进

  临床路径管理或影响用药格局

  FDA发布《行业指南:工艺验证》

  基本药物电子监管任重道远

  基药市场或将面临重新洗牌

  药审中心机构改革 简化调整原有程序

  发改委欲尝试基药统一定价

  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出台或再推迟

  工信部欲重点推进医药等十大行业兼并重组

  新版GSP剑指行业顽疾

按病种收费试点阻力大

医改中期评估 基药制度受关注

新农合制度八项改革提速

SFDA提醒关注双膦酸盐药物安全性问题

全国首个中药材指数发布

药企应战各省基药招标采购

新农合迈开改革步伐

国家药监局要求:全面提高中药注射剂标准

医药行业三个“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广东基药采购欲沿用安徽模式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