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第三方医检:机遇与挑战

第三方检查,主要说的是医院之外专门从事检验、影像、B超等非医疗诊断机构所做的检查工作。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模式。

医改新方案、国务院颁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遏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切实保障边远地区、新区、郊区、卫星城区等区域的医疗资源需求。“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需要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以及“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使90%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表明第三方医学检查在中国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无政策障碍时期,如何发展好,就是今后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了。

影响因素

目前影响第三方检查发展的因素有几个方面:

体制因素一方面,政府对第三方检查机构设立的审批要求比较复杂,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部分地方政府对其并不甚认可,所以在审批手续上带来了更多的限制与障碍。另外一方面,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发展与公立医院的发展导向直接相关。在现有的机制下,公立医院往往追求大而全的检查项目和发展规模,所以各级医院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一定数量的检查项目,导致留给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发展空间很少。

医疗体系市场化程度的限制从国外的发展来看,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发展与医疗体系市场化的程度息息相关。市场化程度越高,私人诊所运作越成熟,第三方检查机构的发展越快速。对于国外的第三方检查机构来说,很大的客户来源是私人诊所的诊疗需求,而对于私人诊所来说,他们主要以医生为诊疗主体,需要第三方的检验、影像中心来帮助其提高诊疗能力并降低诊疗费用,因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社会信任与认可程度有待提高中国患者习惯上更为信任大型公立医院的诊疗及检测结果,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偏低,这也有待于这个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及市场化运作水平的提高。

检查报告与医院无法互认第三方检查机构出具的检查报告在医院的诊疗中往往不能被采信,患者的进一步诊疗还需要进行二次检查,这也为第三方检查机构在社会的进一步推广造成了障碍。

医疗保险体制的影响中国的医保体系是保险公司直接与医院结算,而国外的保险公司则采用了多种结算方式,有些是直接与第三方检查机构结算。这种操作模式对于可以通过规模化效率降低成本的第三方检查机构来说更有价格优势,对患者而言则理赔手续更为简化,也便于操作和推广。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以药补医”变身“以药捐医” 各地变相“补

  BCG最新研究:3年医改基层医疗市场大不同

  PE/VC热衷医院投资

  基层需求扩容拉升中药业绩

  “二次议价”江苏先行:药企成为补偿机制改

  宫颈癌疫苗市场“前哨战”或将打响

  2012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检查结束 各地医

  医疗器械经销商占据政府采购“投标人”席位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国医药产业升级之

  中检院通过WHO认证 我国疫苗预认证衔接难题

保健品行业引入循证医学将开启新时代?

2012年度医药行业“红黑榜”

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2.3万亿

生物医药产业:多重因素引发重大变革

价廉让中医“很受伤” 绝技濒临失传

医药电商:“小宇宙”即将爆发

2013,医药电商寒冬或至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呼之欲出 上市公司未雨绸缪

西药调价周期结束:下一步,中药

调价恩威并施 药企“钱途”无忧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