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多家上市公司涉抗癌项目 靶向药研发成趋势

由于癌症凶如猛兽,所以各方人士正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抗癌药物的研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后发现,虽然中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数量有限,但多家上市药企已布局治癌药物的研发,并在临床试验上取得诸多突破性的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公开谈到,我国肿瘤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当前应加快完善癌症大数据平台。

1011日,丽珠集团副总裁傅道田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虽然我国的抗癌药行业起步晚,但药物研发速度很快。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1012日,上海医药(601607SH)发布公告称,近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组合物,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该药物是新型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拟用于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据介绍,上海医药在20139月启动该药物的立项,20168月完成临床前研究。截至目前,该药物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92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外已有两种同靶点同类药物,一是罗氏制药的曲妥珠单抗,其2016年的全球销售额为68.5亿美元,二是罗氏制药的帕妥珠单抗,去年的全球销售额为18.7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的上市药企加入抗肿瘤药物等创新药物的研发。A股上市公司中,恒瑞医药(600276SH)、益佰制药(600594SH)、长生生物(002680SZ)、科伦药业(002422SZ)、石药集团(01093HK)、贝达药业(300558SZ)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肿瘤领域有所布局,与“抗癌”概念相关的公司接近60家。

截至今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有6个单抗品种(11个适应症)已获批中国临床,其中2个产品进入临床Ⅲ期。国内肿瘤药巨头恒瑞医药上半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7.8亿元,共取得创新药临床批件9个、仿制药临床批件8个。

不过,从癌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来看,中国抗肿瘤药物的新药可及率还落后于欧美国家。知名医药咨询公司IMS Health发布的数据显示,不同于全球肿瘤市场的是,中国肿瘤市场的各个子类增长远快于国际市场,市场主体仍是传统化疗药物,占据70%的市场份额。然而在国际市场,化疗药物正被逐步淘汰,靶向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全球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中国市场也必将会顺应这个潮流而转移重心。

新兴科研公司大量涌现

2006年以来,国家在生物制药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目前一些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中国制造”正试图扭转国际同行和患者对自己的固有印象。

今年4月份,有外媒报道称,“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廉价原料药和仿制药的供应方,而如今正崛起为生物技术药物这类重要新药的主要生产国。根据美国相关部门的最新数据,在生物治疗临床试验的数量方面,中国目前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IMS Health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的过去十年中,共有586个分子进入临床研究,87%为靶向药物,超过500家公司活跃在肿瘤药研发一线。但记者留意到,至今为止中国药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罗氏、阿斯利康、百时美、默沙东、辉瑞等制药巨头排在前五位。

相比于一些聚焦化学药、中成药的传统企业,一些新兴的科研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国家加速鼓励药企创新的政策改革趋势下,这些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创新药研发。赫捷也表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安排了大量的财政支出,支持尽早治疗癌症。恶性肿瘤新药研发也获得了大量的科研资金支持,我国肿瘤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广东一家上市药企研发人士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中国医药产业人才面的变化很大,许多国外从事生命科学、特别是在医药领域工作的资深专家最近几年大批回国发展,这些人回国直接带动了新药研发行业的发展。“现在国内做新药研发的,很多都是海归博士们主导,有些甚至还把他们在美国的团队都带回来,这是一个好现象,实际上现在还是有很多公司在做新药研发,但因为整个周期比较漫长,还没看到成果而已。”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最后一省!西藏公布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办法

  235家药企总经理年薪公开了!最高558.81万

  罕见病缺医少药问题涉及面广 海外代购现象严

  破解看病“三长”?北京市属医院多举措改善

  浙江今年起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 破“过度医疗

  经典名方注册简化

  “宽进严出”释放政策红利 CFDA调整进口药品

  CFDA发布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公布

  战略调整 辉瑞或$150亿出售消费者保健业务

  艾伯维与Turnstone Biologics达成新型溶瘤病

反弹势头延续 医药行业三季度业绩延续增长

医疗设备共享大蔓延,厂商将受冲击!

三季报业绩:这药企又赚了23亿,市值1800亿

京东方海尔争相涌入医疗界 医疗器械业规模近

到2020年 辽宁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将超三成

上海医药拟购康德乐中国业务 加码医药流通领

湖北贫困人员医疗保险可获全额资助

浙江今年起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

36谈判药品落地西藏、吉林

海南推进医学检查结果互认 简化就医环节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