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狩猎比赛开场,狼烟四起。全球医药行业的并购硝烟又起。不仅德国拜耳以660亿美金收购孟山都的消息终于达成协议,美国强生也加入了并购的战壕——9月18日,强生将以43亿美金收购雅培光学部门。
当一个行业景气度下滑,现金流却充裕的时候,就是行业并购如火如荼展开之时。这是继2015年全球医药行业并购大年之后,2016年医药行业全球并购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的缘由。
尽管辉瑞收购艾尔建的世纪级别并购最终被终止,但这并未阻挡制药大佬们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并购之心。
9月15日,德国拜耳(BAYER)与美国种业大鳄孟山都签署最终合并协议。拜耳将以每股128美元的价格收购孟山都,此笔交易总计660亿美元,且是纯现金交易。这成为德国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交易,同时也是今年迄今全球最大的并购交易。虽然孟山都是一家以转基因作物着称的美国公司,但是拜耳为了完成此桩并购交易已经接连将旗下皮肤科、放射等业务部门出售。
这会是今年最大的并购案吗?还真不一定,辉瑞、诺华、默沙东、艾尔建、吉利德等等大佬都有充沛的资金以及并购的愿望,而像百健这样的生物新贵们贴着“可售”标签随时可以成交千亿美元级的并购案。
E药经理人梳理了2016年以来全球医药领域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金的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共26桩交易项目(见下表)。其中,超过100亿美金的收并购案例就有6个。我们观察到几个现象:首先,与前几年制药并购专美于前不同,医械行业的并购数量和金额已经开始平分秋色;其次,整体并购与换子交易的齐头并进;再次,基于产品和产品线的交易非常活跃,大佬们都在下一盘业务重构的棋。
在这些并购案例中,有大手笔买产品的,有企业转型换子的,更有孤注一掷吞象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医药企业复星医药也加入了全球大并购的洪流之中。
2016年至今全球医药行业并购案例一览

1、为产品,买公司
纵观一系列医药行业并购,不难发现有太多企业的愿为某个产品而一掷千金。最典型的便是美国抗癌药制造商Medivation的收购事宜。
对于许多跨国药企来说,Medivation可以说是令人朝思暮想的“香饽饽”。包括赛诺菲、默沙东、阿斯利康在内的5家药企都对其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兴趣,而赛诺菲更是两度提高报价,但均被Medivation以价格过低为由拒绝,而最终的结果是,财大势壮的美国辉瑞以140亿美元现金对其进行收购。
面对一众行业大佬讨价还价,Medivation有着自己的资本。根据其2016年度二季报,其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明星药物Xtandi销售额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增长,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药品在研。目前,Medivation的市值也高达110亿美元。
最终得偿所愿收购成功的辉瑞还以52亿美金的总价完成了对Anacor公司的收购,只因想将其旗舰资产Crisaborole纳入麾下。Crisaborole是一种有抗炎性能的分化型非甾体局部PDE4抑制剂,目前正由美国FDA审评用于轻中度过敏性皮炎治疗,正好可以为辉瑞的研发线补充产品。
类似的情况还有艾伯维今年4月份58亿美金收购Stemcentrx公司。根据并购交易规定,艾伯维公司将支付20亿美元现金,剩余款项以股权支付,合同中还包括高达40亿美金的额外定期付款。而交易完成后,艾伯维将收获5个在研肿瘤药,其中主要候选药物Rova-T还处于关键的II期临床试验阶段,并已向FDA提交了“突破性疗法”的认定。
今年4月,吉利德对于Nimbus Therapeutic旗下Nimbus Apollo的收购也主要是针对其其NASH药物、ACC2抑制剂NDI-010976,加上一些临床前资产。据悉,NDI-010976今年年初获得FDA快速审批资格。这是吉利德继去年1月以4.7亿美元收购德国生物制药公司Phenex以来第二次收购NASH资产,Phenex最重要的产品是现在二期临床的法尼酯X受体激动剂PX-104。
同样情况的还有今年5月31日,Jazz确认以15亿美金收购Celator,以获得后者在研的血液癌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