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2059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2014年,岷县当归种植系统成功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药材种植收入已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对于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的“岷归”来说,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加工、生产,是其重新占领价格制高点的关键,也有利于道地药材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优质优价”机制。
陈继尧表示,岷县正在建设道地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使药材品质可查,防止外地当归以次充好,“这相当于给岷县道地药材办理了‘身份证’,是不是‘岷归’一查档案就知道,外地药材没法冒充。”
据了解,岷县将依托企业建立国家级当归基地,加快开发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当归醋、当归精油、当归多糖、当归化妆品、中药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中医药与餐饮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岷县也在降低种植成本上下功夫。陈继尧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岷县在全县范围内每年推广100台中药材采挖机械,“采挖1亩当归需要投入10来个人工,用机械2小时就完成了,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农户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