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5179字,分4页,当前第4页,快速翻页: |
b)目前使用的膜诱导材料为PMMA骨水泥,如何选择一种骨诱导能力更强、促进骨生长的膜诱导材料需要进一步探索;
c) 目前,在第2期手术中,诱导膜囊腔内填充切碎的自体松质骨是“金标准”,但是对于较大骨缺损的重建,自体骨来源有限,需要植入骨替代材料,有学者建议替代骨与自体松质骨量的比例不能超过1︰3,否则会影响骨愈合和骨的机械强度。理想的骨替代材料与自体骨的比例和选择一种骨传导、骨诱导能力更强的骨替代材料需要进一步研究;
d)在诱导膜内植入自体松质骨或骨替代材料后,都采用内固定的方法固定骨缺损断端,一种方法为使用钛板,将钛板置于诱导膜外固定,另一种方法为将钛板置于诱导膜内,第三种方法为使用髓内钉,究竟那种固定方法更好,目前尚无定论。
e) 由于诱导膜的骨诱导能力有限,有学者提出使用骨诱导因子和骨源细胞,如BMP-2、间充质干细胞等,但是这种方法目前还不成熟,骨生长因子的最佳剂量、释放方法和骨源细胞的使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以上提到的问题,在未来组织工程将会是解决这些难题的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诱导膜囊腔内的骨生成因子和骨源细胞,促进骨诱导和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