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建基层医疗圈需限制大医院规模

两会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今后将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记者获悉,早在五年前,广州便着力打造城市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根据《关于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广州以街道办事处范围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服务3万~10万常住人口,如果常住人口超过10万,则应按人口数相应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全国城乡实现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的目标,需要克服哪些难关?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普通市民对此有何期许?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支部书记何桂芳

建好村卫生站在城乡建设30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面临的困难有所不同。何桂芳认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家底更为薄弱。以他们村为例,村里卫生站里的检查设备不全。村民遇到严重一点的疾病就要转诊。

粤北山区的村子离县城甚至乡镇太远,乡亲们就医比较困难。何桂芳说,连南、连山两个县医院由市医院托管,这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基层医院发展,向基层输血。但是,对于村民来说,县医院并非实现30分钟基本医疗圈梦想的首选载体,村民更迫切的愿望是建好村卫生站。

代表委员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解决基层医院医生发展问题

钟南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建立30分钟基层医疗圈、推行分级诊疗这些都很好,但还要配套考虑患者对基层医院是否信任的问题。

钟南山同时指出,与大医院相比,基层医院人才少,医生去到基层医院,待遇只有大医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另外,基层医院医生如何提升?前景如何?职称如何解决?这些现在都不配套。如果这些不解决,搞分级诊疗也难以落到实处。

钟南山还强调,在推进分级诊疗、30分钟基层医疗圈上,需要明确公立大医院的职能,限制其规模。大医院的主要功能是诊治下级医院不能诊治的疑难重症、搞好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医联体中的引领作用,培养基层医院的医生,真正提高其水平和能力。

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

全科医学院做法不合理

建好基层医疗服务圈,在社区医院里,不可或缺的就是全科医生。然而黄洁夫说,他不认同目前对于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专业性上来说,全科医师是专科医师的一种,没有打下很好的专业基础,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黄洁夫表示,办全科医学院来应对全科医生短缺的局面,这个做法是不合理的。医疗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产业结构复杂,上中下游多方交织在一起,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容易发生诱导性消费。也正基于此,医生的人文精神与专业道德在市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光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医学家王承德

医科毕业生第一选择不是医院社区医院办不好,号贩子猖獗,医患矛盾无法根治,核心原因还是医疗资源短缺。而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人才资源,王承德表示,大量从医科院校毕业的学生第一选择已经不是去医院了,而是药企。

企业开出的薪酬高,而且晋升空间大。现在很多县市医院已经出现人才断层,更不用说乡村或者社区医院了,王承德说,基层医疗机构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中,又留不住人,迫使患病群众必须不远万里来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又造成了大城市医疗资源的紧张。我一直在呼吁,希望能把下面基层医院的晋升通道打开。王承德说。

街坊有话说

社区医生待遇亟待提升

罗学群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血液专科主任

社区医生的福利待遇必须有所提升,这样才能揽到人才,又留得住人才。在欧美发达国家,社区家庭医生的收入基本都在中产的高端,而且,社会地位也较高。我们不一定能够立即与发达国家看齐,但是我们要有一个薪酬发展的目标和规划,让从事这一份工作的全科医生看到未来和希望。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生谈商业网站挂号加号:不可一刀切

  “分级诊疗”政策下的创业商机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2016年医疗卫生领域工作重

  第八届“声音•责任”两会医药代表委员

  人大代表呼吁打击医药行业原辅料垄断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医药、

  全国政协委员刘玉村:解决“号贩子”问题要

  庄一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疗医改

  一致性评价引热议 是时候亮出您的看法了!

  北京市卫计委将投1300万用于预约挂号平台运

医生谈商业网站挂号加号:不可一刀切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建基层医疗圈需限制大

化学药注册分类改革出台,企业将何去何从?

CFDA:冬虫夏草不能作为保健品用了!

严守防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国家完成5药品谈判,大降50%!

医药企业深陷二次议价陷阱 中成药成重灾区

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预计将在今年出台

卫计委答记者问,专家怎么看?

为什么大医院一定要有门诊呢?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