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九成药品无儿童剂型

在大型儿童医院中,常用的儿童药大约有1000种,但其中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专属儿童药只有50种左右。在北京儿童医院的住院药房里,有三四名药师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药品进行“二次加工”:药品磨成粉或掰成几瓣,才能给病娃娃们服下合适的剂量。据了解,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但专门为儿童生产的药品不足5%90%的药品没有儿童专用剂型,而我国儿童有三亿人,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儿童专用药品缺乏现状形成巨大反差。儿科医生得冒着风险根据经验“酌减”用药;家长们也得网上求药,孩子们的用药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问题:儿童专用药仅有5%  药片儿得磨粉服用

“医院让找Acth,大夫给的电话压根就没药!上网一查才慢慢意识到这药有多难弄,一天一宿和孩子爸疯狂找药,微博微信急上天,搜索全部联系人,而我们是幸运的。但那种挣扎在希望与绝望间的情绪让我一生难忘!买不到的救命药……”这是微博上一位患儿母亲的留言,孩子的妈妈要找的救命药是一种叫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紧缺药。如今在网上,经常会看到各种儿童家长求药的求助信息。

在采访中,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王晓玲告诉记者,儿童专用药物缺乏是全球存在的问题,但是在我国这种情况尤为严重。这主要表现在儿童专用药品及有儿童用药信息的品种少、儿童适宜的剂型少、儿童适宜的规格少几个方面。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人口2.2个亿,占总人口的16.6%,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口的20%左右,但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制药企业凤毛麟角,80%以上的上市药品没有儿童使用标识,90%的药物没有适宜儿童的剂型和规格。近几年儿童适宜规格及剂型的药品虽有所增加,但儿童专用药品缺乏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北京儿童医院曾经在2011年承担的卫生部委托课题“儿童用药现状调查分析”中对全国15家三甲医疗机构的儿科临床用药进行了调查分析:儿科临床常用的药物约1000种,其中儿童专用药品占5%;有儿童用药信息的品种也就50%左右,另外的50%只能是靠国内外的专业指南、教材、参考文献和临床经验使用。儿科医师承担法律风,险患儿可能承担用药风险。

在北京儿童医院的住院药房里,有三四名药师每天就负责分药,他们要对常用的98种药品进行再次分割。卡托普利是一种成人常用的降压药,目前市面上这种药最小的一片有12.5毫克。儿童使用这种降压药时,需要将药片分得更小:一个6岁的孩子用量还不到最小规格的一半,更小的孩子则要按照每公斤体重0.3毫克的标准进一步细分。成人药品的剂型主要是片剂和胶囊。有时儿童的用药只有成人用药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十七分之一,药师就要把药片磨成粉,然后再称重;或者把胶囊里面的药倒出来,再按照重量分。王晓玲说,有些药是缓释片、有些是肠溶片,把药片磨碎或者把胶囊拆开,就会降低药效。但是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医生只能这样用药。

去年,儿童医院的药师对住院药房片剂分剂量使用情况进行过一个全面的调查,共涉及1298种药品,发现分剂量使用频率排名前五的药品为螺内酯片、卡托普利片(刻痕片)、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泼尼松片。结果刻痕片和药片切割器分割基本能保证分剂量的准确性,而磨粉分包的合格率仅为35%左右。

因此,在允许的条件下,药师应优先选用刻痕片分割和用药片切割器分割。但大多药物缺乏刻痕片,而药片切割器也仅能分割有限的1/21/41/8等规格,这些均暴露了儿科药物缺乏相应规格的现象。

问题:浪费情况严重  九成以上都被扔掉

没有专用药,不仅造成临床上的不方便,儿童药品浪费也非常惊人。王晓玲举例说,比如一种药物在国外有25102550mg五种包装规格,而我们国家只有50mg一种,儿童临床上经常是用1mg50分之一怎么掰呢?创造性的做法是:先给这个药品加上100ml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药行业:健康服务+养老将成核心主线

  医药股领衔融资余额大增潮 大健康受追捧

  我国API外贸特点分析 民企占据半壁江山

  大病保险:有始更须有终

  微生物专利:保藏量与发放率如何齐飞?

  产权缺位 医联体模式急需民营资本壮大

  论我国距离疫苗强国有多远?(上)

  财政收入大幅减少 免费医疗神木模式悬空

  医改步入深水区 医保支付改革争议中提速

  四川药企竞相出海 国际化之路如何走?

第三方检验机构或在上海自贸区尝鲜

我国距离疫苗强国有多远?(下)

中药走出去亟须掌握标准评定话语权

自贸区政策利好 外商独资医疗机构进展依然缓

恒瑞医药“窃密门”凸显国药研发软肋

欧美医药巨头裁员改组频繁 结构调整成趋势

生物识别技术:领跑信息安全时代

政策驱动医药产业格局变化

靠专项行动根治不了医药腐败

中药饮片市场乱象探因:国标缺位 地标则各有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