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的药品有人回收,医保卡上花不完的钱有人可以帮忙套现。
如果稍加留意便能发现,目前,在不少医院的门口、门诊处总是有这样一群人穿梭于前来问诊的人群中,他们将目光瞄准各类医保病人,以较高的价格为“诱饵”,向众人收购各类药品。
高价收药。“如果有心脑血管、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方面的特效药,我可以出高价收,收购价格可以出到正常购买价格的七成。”
医保套现。“小额套现只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大额套现则需要购买一些比较抢手的药品,套现金额最高可以给你做到八成。”
这一非法勾当的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它又是如何游离于监管之外的?
收药者的谎言
在经历了几次电话联系之后,这名自称姓赵的男子终于同意与记者见面。
7月11日,当记者以“手中有许多闲置药品”为名首次联系对方时,赵姓男子显得并不热情,在几次通话接连抛出“可以低价出手”的理由后,对方才如约而至。
7月13日中午,位于张店区共青团西路的淄博王府井广场人来人往,见面地点是此处一家药店的门前,进进出出买药的市民络绎不绝。
40多岁,外地口音,见面后对方反复强调着自己的身份并不是“药贩子”,而是因为老家有亲人患有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自己利用在淄博打工的闲暇时间,帮忙收些便宜的药。
“这些药正常购买价格太高了,常年吃,家人在经济上有些负担不起,没办法。”
虽然收药的理由说得中肯,听过之后甚至还让人有些心生怜悯,但从对方的穿着打扮及所驾乘的轿车上看,很难想象其家中会因为没钱而买不起药。
随后,记者将提前购买的几盒头孢克肟及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提供给了眼前的这名男子,对方则表示,“这些药是药店里可以买到的,对我用处不大,因此收购的价格也不太高。”
“多少钱可以收?”记者问。
“平均3块钱一盒。”对方说。
如此一来,记者带来的总价40多元的药,对方给出了15元的收购价。
“这价格也太低了吧?”
“正常就是这个价,因为这些药我收来也没多大用处。”随后,在得知记者家中有享受公费医疗的老人,平日里闲置的药品数量较多时,男子突然表现积极了许多。他告诉记者,如果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方面的特效药,他会出高价收,收购价格可以出到正常购买价格的七成。
当天下午,与对方见面之后,记者走访了淄博王府井广场及对面医院附近的多家商铺。几名经营者向记者证实,与记者见面的这名男子经常在医院周边从事药品收购活动,从事这一“生意”的也并非仅其一人,常见的有四五人,有男有女,均操外地口音“。他们隔三岔五就会在医院门口和门诊大楼门前向人收药,分明就药贩子。”
医保套现暗箱
随着调查的深入,高价收药背后的医保套现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记者发现,与信用卡套现的方式不同,医保套现背后的操纵者是些暗地里高价收药的药贩子,而套现的方式则是以药店为支点,以其所需收购的药物为“道具”。
7月14日上午,在上述赵姓男子的引荐下,记者与另一名有“门路”进行医保套现的男子取得了联系。
在听闻记者家中有享受公费医疗的老人后,对方显得十分热情。据对方介绍,平时有许多享受公费医疗的“客户”找他帮忙,这些“客户”的钱闲置在医保卡上取不出来,他可以帮助操作进行套现。
“手续费怎么收?”记者问。
“500元以下一般是收15%,但现在管得很严,直接套现不是太好操作,也不是随时都能套出来的,最保险的方式还是去药店买药,买完药我再跟你具体算。”
深入接触后记者了解到,上述可以操作医保套现的高价收药者,长久以来都有自己熟识并关系稳定的药店,小额套现在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后便可以实现,而大额套现则需要费一番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