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阿胶能实现像冲泡速溶咖啡一样方便?1月9日,在哈尔滨创新药机研讨会上,一种可以将阿胶块实现微米级精细打粉和0.1克精确计量的滋补养生料理机,吸引了诸多参会者目光。
而这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阿阿胶)合作共建的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实验室(下称实验室)成立一年来取得的系列成果之一。
“将新技术应用到中药制药关键工艺和设备升级当中,是未来提升阿胶乃至中药行业竞争力的制胜法宝。”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如是说。
胶剂的加工难题
胶类中药属动物药,在我国已有2500年的应用历史。主要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将动物皮、骨、甲、角等提炼制成的固体块状胶剂,如阿胶、龟甲胶、鹿角胶;二是以胶剂配伍而成的胶类系列复方中药制剂,如复方阿胶浆、龟鹿二仙胶。
如今,随着人们对“治未病”的愈加重视,胶类中药广泛应用于血液、妇科、产科、呼吸、肿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其生产企业也开始大量涌现。
据调查,目前全国仅生产阿胶及胶类系列产品的厂家就有约500家。2010年,仅东阿阿胶生产的阿胶、复方阿胶浆、阿胶补血颗粒等胶类中药产品年产值就达24亿元,而胶类中药整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则达300亿元。
然而,秦玉峰表示,我国胶类中药行业整体工程化及现代化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扩增的市场需求。
比如,在胶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处理上,驴皮需要经过清洗、浸泡、分割等工序,整个处理过程大多需要人力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皮原料处理耗水量大,1吨皮在皮前处理就需要耗水50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在生产过程控制上,仍旧采用人工经验判断。
不过,东阿阿胶也意识到,要想在“治未病”健康领域大施拳脚,就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开发出科技含量高、药效好、服用方便的现代胶类药物产品。
为此,东阿阿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早在2012年1月就签署协议,共建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实验室,致力于改造和开发阿胶生产设备,以实现炼胶自动化,提高产品质控水平。
推动阿胶产品现代化
随着东阿阿胶滋补养生料理机的推出,或许将来白领们会在下午茶时间选择冲一杯速溶阿胶粉。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李建英看来,一场引领阿胶消费领域的变革正在自动化实验室里悄悄地进行着。
据实验室主任王飞介绍,目前,东阿阿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在细胞破壁超微粉碎技术、阿胶系列产品微波加热新技术、阿胶速溶新剂型生产工艺等多项生产核心工艺与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不仅如此,他们还对胶液杂质分离等多项工艺设备进行了关键技术改造,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实现阿胶炼制全过程远程监控、精细生产,改进生产现场,提高产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
王飞表示,实验室最终将通过一系列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覆盖阿胶等贵细中药研磨粉碎方法和对应药机应用的所有技术要点。
据了解,该实验室已研制成功待定型产品有阿胶道地指数检测仪、店用阿胶打粉包装一体机、店用阿胶精细粉碎器等。
据介绍,滋补养生料理机,将直接使用阿胶块进行打粉,并能实现阿胶微米级精细打粉,实现阿胶精确计量,称量精度可达0.1克。
“阿胶粉随用随打、一冲即溶、澄清透明,还能作为高端滋补食材及养生调料进入厨房,烹饪各种滋补粥、养生汤及名贵菜肴,提升餐饮品位和滋补效果。”李建英说。
而另外一款针对东阿阿胶“代客熬糕增值服务”研制的自动熬糕机,把阿胶糕由人工熬制变为“一键自动”。半小时内就可封闭完成投料、熬制、切糕、封装等熬糕的全过程环节。
“技术改变生活,技术创造未来。”秦玉峰感叹,“自动化实验室的成果将持续推动阿胶生产的现代化进程,更将引领阿胶一系列消费领域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