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年底出台药品定价机制 明年推公立医院改革(2)
本文章共2439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具体的做法,首先是强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开展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改革,招采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用耗材行为规范的监管,并在多个环节上综合发力。

事实上,现有的各级公立医院由于各种原因,其经济补偿在过去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药品和耗材的一些加成。一旦把这块取消以后,如何让公立医院正常运行,就要求在政府进一步履行政府办公职权以外,还要拿出一定经费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进行政策性补贴。

更为重要的是,各个地方应尽快推行以价格为主的补偿机制,扭转现在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扭曲的状态,并对公立医院由此产生的一些合理损失,包括药品耗材流通领域改革所空出来的经费空间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在公立医院总运行保障的前提下,确保公立医院的收入不降低,患者负担不增加。未来的方向是,要大力提高诊疗、护理、床日、手术等真实反映医务人员劳务情况的经济回报。最终,能形成一种合理的价格体系。

上述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医院的收入结构发生改变,即改变现在医院收入结构中药品、耗材占比70%的状况,而实现真正体现劳务技术的价格收入,能达到医院收入的70%,这就是改革的目标。

 “但是这个钱从哪里来?”梁万年说。

事实上,这个“钱”的问题,牵涉到多重改革路径,包括财政不多拿钱,医保可承受,老百姓负担又不增加。目前考虑的改革路径是,挤出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水分,同时,控制医生不合理用药行为,这两块将为部委未来的“调价”留出充足的空间。

另一项涉及到“钱”的改革,是医保的可持续改革,付费方式的改革。目前监管层的考虑是,总的改革方向要充分发挥医保对医院,对医疗行为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

 “必须要通过信息化和体制、机制的制度安排,使医保管理部门和经办部门乃至社会都能看到每个医院乃至每个医生的医疗行为,把相关的数据和结果以及情况向社会公布,阳光化、透明化来监督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行为。”梁万年说。

梁万年还表示,现阶段在中国各级公立医院的付费方式不能一刀切,不是只规定采用一种付费方式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总的方向依旧是后付变预付”。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卫计委:医疗卫生信息化已划入“十三五”建

  卫生计生委细化基层医改 建多渠道财政补偿机

  网售处方药最早明年1月放开

  CFDA副局长吴浈:将改革药品受理模式

  欧洲药品管理局对临床研究报告的公布发布新

  卫计委:引导三甲医院使用国产设备

  卫计委: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

  分级诊疗多地启动 人民日报对其有三问

  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要不搞变通、不打折扣

  FDA发布ANDA提交指南

CDE拟在中药新药抗肿瘤研究上突出中药的临床

FDA简化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流程

卫计委梁万年: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 解除“以

生物类似药指南将出 非市场解药

卫计委提出卫生计生事业管理队伍建设方案

国家计生委主任李斌:各方全力推进公立医院

药品审评制度综合改革意见或将很快出台

重磅!药价管制即将彻底放开

步步惊心的《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

药价管理制度酝酿破冰 全面放开还需时间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