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医药贸易及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出口增速持续下降,仅维持个位数增长

受原料药出口拖累,2013年医药出口额为511.8亿美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2012年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维持个位数增长。其中出口居前列的化学原料药出口额为23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额为84.8亿美元,同比增长9.5%

出口效益继续下降

医药国际市场公认是高利润、高回报的产业,但我国医药贸易并非如此。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医药出口受到产能、国际市场环境、贸易保护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出口利润增长渐显乏力,以出口规模较大的华北制药、东北制药、鲁抗医药等20家医药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大宗原料药毛利率已从2012年的6%下降至目前的4%,特色原料药平均毛利率也从2012年的31%下降至目前的26%。由于国内市场销售毛利率大幅高于国际市场,尤其是大宗原料药国内毛利率能达到10%,大部分药企国际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国内市场比重不断提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国药企销售利润率在15%16%左右,有的甚至超过20%。应该说,我国医药产业运行效益不高的直接原因是产品结构、企业议价能力和同质化过度竞争等因素所造成的。

出口结构调整缓慢,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

我医药企业产品国际化注册、认证比例较低。获得国际认证资格的原料药企业占15%。仅有103家制剂企业的143个品种获得国外GMP认证,数量不到3%。西成药出口27.11亿美元,70%出口东南亚、非洲、南美市场等新兴医药市场,在欧美发达市场接受程度低。

新药研发落后于国际主流医药国家。批准的新药数量多,但质量不高,一类新药占比不到10%

1.1类新药的临床、上市批准数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实力。所谓1.1类新药,即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且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2013CFDA批准了41.1类新药上市,分别是阿德福韦酯、海姆泊芬、帕拉米韦、吗啉硝唑。而2012年和2011CFDA分别批准了2个和51.1类新药上市。此外,2013年共有51.1类新药完成临床试验申报生产,分别是苹果酸奈诺沙星、赛米司酮、西达本胺、甲磺酸氟马替尼、托伐普坦。

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过低,平均低于2%,而发达国家投入在15%以上,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规模及其抗风险实力有限。

研发重复投入现象严重,8%的品种占注册文号总量的70%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实力派研发企业,江苏恒瑞、江苏豪森、先声药业、深圳微芯、海正药业等企业就是其中的典范。这些先导企业的多个研发产品获得CFDA许可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近50个自主研发的新药产品已经进入欧美临床试验。另外,201310月,复星医药以3.88亿欧元向SELLAS Clinicals Holding AG公司转让两个新药的开发销售权。201312月,成都康弘生物自主研发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进入CFDA特殊审批程序,这个产品批准生产上市后,将成为我国首个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药物。总体来说,我国医药研发进步显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成本

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然不在。目前,东南亚的人力最为廉价。原材料成本持续不断上升。环保成本,近年来,药企尤其是原料药企的环保压力加大,不少药企产能扩张,将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低廉的西部地区,提高了当地GDP,增加了就业岗位,海关数据亦显示出西部地区医药出口的快速增长。但是,环保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问题,即使目前这些西迁企业暂时没有环保压力,未来三五年内,环保压力必然逐年显现。有消息称,河北、河南等地原料药企业已经被限制生产,环保问题将成为今年药企的“紧箍咒”。

包括运输、仓储等在内的中间环节成本也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上涨。但是,企业兼并重组、原料药企业转型增加制剂业务,规模效益显现,中间环节的减少,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方面,浙江台州地区的一批企业已经领先一步踏上了转型升级之路。华海药业、江北药业等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原料药生产基础,垂直一体化向制剂延伸,大大降低中间成本,使产品更快更具优势地进入国际市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创新药市场化机制亟待完善

  医改需着力构建买方市场

  产品线相关度须受重视

  医药流通领域的投资机遇

  数字医疗:下一个投资热点?

  新药审批失败原因及对策

  外资独资医院难成鲶鱼 广东试点摸石头过河

  利好迭出 撬动中医药8000亿产值

  艾滋病疫苗为何频频失败

  中国FDA路在何方?

上市公司跨界争夺细胞免疫治疗 产业化为时过

全球制药巨头并购持续“发烧”

解码“未来医院”:颠覆一个行业的永远不是

医药流通盼到政策红包 上市药企或掀整合热

外资医院:鲶鱼来了 公立医院不再独步天下

中国医药流通领域进入密集政策释放期

医药分开牵涉多方利益 零售企业尚难受益

在线医疗“未来”之争

一个关于专利缺失的深痛教训——中国砒霜治

投资医院难在哪?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