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是中医药产业的“政策年”,一年间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并于12月25日正式出台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旨在推进中医药振兴,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使中医药发展体系更健全、中医药产业发展更迅速、中医药发展更加包容开放。
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的诞生及其长远布局,都离不开对中医药发展现状的研究,然而,常年来中医药领域权威统计数据缺失一直是中医药深入研究无法逾越的障碍。今天就让我们借助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这个覆盖有上海60余家重点医院第一手医生原始处方数据的权威平台来切实了解中成药目前在上海的用药现状。
1中成药用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2015Q4-2016Q3上海市样本医院处方数据统计显示(见图1、图2):基层医院中成药用量占比与西药相当,接近50%(其中口服制剂84.4%、注射剂9.4%,以中成药100%计),医院级别越高中成药占比越低,所以基层医院目前仍然是中成药销售的重点终端,日后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复诊病人及慢性病患者就医数量增加,基层医院中成药用量势必将有所上升。但2015Q4-2016Q3间,受中药注射剂不景气和中药原料监管等影响,中成药在上海市不同级别医院的用量总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用量占比相对高的一、二级医院随之下滑较严重:一、二、三级医院2016Q3MAT增长率分别为-6.4%、-10.2%、-1.2%。以用药品种分析,2015Q4上海市在用中成药品种总计1106个,除84个未出现在2016Q3的处方数据中外,仅有71个品种处方张数略有上升,其余951个品种均呈负增长。可见,中成药在医院终端的用量和临床安全认可度正经历着逐渐萎缩与考验,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这一局面是否有望打破,我们拭目以待。
2 中成药使用科室分布
表1 中成药使用居前10位的科室中成药使用率(张数%)
排序 科室名称 中成药使用率 中成药重点诊断
1 普通内科门诊 20.3% 冠心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
2 中医内科门诊 26.5% 眩晕、心悸病、冠心病
3 小儿普通内科门诊 28.0% 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
4 全科医疗科 24.6% 冠心病、脑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
5 皮肤科普通门诊 13.9% 湿疹、皮炎、痤疮
6 骨科门诊 30.4% 关节痛、骨关节炎、腰痛
7 神经内科门诊 18.9% 头晕和眩晕、脑梗死、头痛
8 五官科门诊 29.9% 咽炎、鼻炎、耳鸣
9 呼吸内科门诊 21.9% 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咳嗽
10 妇科门诊 25.8% 阴道炎、月经失调、宫颈炎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