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与旅行(一)——旅行医学
世界这么大,都想去看看
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国际旅行中。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2014年出版的《世界旅游晴雨表》(World Tourism Barometer)显示仅2014年前十个月,国际旅客人数就达到了9.78亿,预计全年国际旅客人数将创纪录的突破11亿。

UNWTO统计的入境国际旅客人数
入境国际旅客人数从1995年的5.3亿人到2012年的10亿人以上,不到10年间翻了一倍。
在出国旅行人数整体看涨的趋势下,大家不难发现1995年到2012年间只有2003年和2009年的入境国际旅客相比之前一年有所下降。原因很简单,2003年SARS爆发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由此可见,医疗健康因素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国际旅行时的一个重要考量。
并且据UNWTO的一项死亡率研究显示有50%-70%的心血管疾病致死发生在旅行途中,还有大约25%的意外伤害致死和2.8%到4%的传染病致死发生在旅行中或由旅行所致。该研究还表示有近半数的发达国家人员进入发展中国家一个月后都会生病,腹泻和痢疾是旅行者们最常遇到的问题。

1999年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人数约为8000万,也就意味着大约4000万人会在一个月内生病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早在2010年,中国GDP就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上升,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国际旅行。一份2015年1月7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总人次数已经达到了1.17亿人次。并且随着更多国家对中国签证政策放宽,有媒体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游客将成为全球“动力工厂”,出国游人次也将保持较快上升的趋势。

相比全球入境国际旅客趋势图,中国出境游人数上升显得更为暴力——2000-2015年增长超过10倍
在我们享受国际旅行的同时,中国公民在出境旅行途中和在境外旅行时所遇到的医疗健康问题也频现报端。例如据美国中文电视网报道,一位来自浙江的吴先生因受朋友所托在入境美国时携带16瓶约2000片复方甘草片被美国海关遣返回国,并且在未来五年内都不许进入美国。

FDA后续检测报告指出复方甘草片中含有古柯碱(可卡因)属于违禁成分,吴先生算是幸运的。
另外一则消息则是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在美国骑自行车时遭人撞伤,医药费总计超过百万美元。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他们对于天价医疗费更显无奈。

舒炜与王思夫妇,舒炜伤势较重,事故发生后两周才从昏迷中醒来,等待他们的天价医疗费用令两人心事重重
上个月26日,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现,4月以来在对出国劳务人员进行的艾滋病筛查中,发现了16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244例梅毒感染者,均为男性。并且其中有一例在为其妻子进行的免费检测中也发现艾滋病毒感染。

境外疫情与国内区别很大,出国旅行时,人人都应该具有自我医疗健康保护意识
以上三个例子非常典型的代表了国际旅行中人们可能遇到的医疗风险(违规携带药品,意外伤害,疾病传染)。国际旅行日益火爆所导致的各类医疗健康事件催生了旅行医学,这一新的医学概念。对于中国来说,火箭式上升的境外游人数与国人境外医疗健康知识的不足加剧了中国旅行者在国外的医疗健康风险。这也使得旅行医学在中国的普及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