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公立医院改革北京模式:存量改革的第三路径

公立医院改革关乎医改成败,但逡巡三载,进展无多。中央高层钦点北京加入试点,在改革的“深水区”增添悬念:北京将带来怎样的前景?

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起于三甲医院,医药分开、法人治理等逐一展开。特别是北京的系列改革措施为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奠定了基础,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现了机制变革。这正与未来中国改革的大趋势不谋而合。

“实施零差率后,有些医院增加了床位密度,陈院长的医院是否也是这样做的?”

“医保总额预付制中总额的测算很难,医院如何与医保进行总额增长量的谈判?”

在每年医疗界最为盛大的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发言7分钟后,台下坐着的逾百位各地区院长们急切地抛出了如上问题。陈勇对各种追问的回答时间长达20分钟,甚至到论坛结束后,仍有院长追着陈勇热烈讨论着。

激起各地院长们兴趣的不仅是他作为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院长的身份,更重要的是,陈勇所在的朝阳医院是北京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

2012518日,北京市召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暨医改工作会议,同日发布了《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此后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等市属公立医院分批开展了改革试点。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艰巨一环。在新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只有公立医院改革仅以“试点”形式探路。但即便如此,到了新医改启动后的第四年,2013年,“医改四年无样本”、“医改根本没有改”等观点获得了广泛传播。

北京是中央高层钦点的第十七个试点城市,聚集着全国顶尖的医疗资源,也面临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就诊患者,公立医院改革格外具有难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保持了对北京医改的持续关注,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北京医改的决策者也颇具勇气地直接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即存量改革入手,对市属三甲医院实施改革:包括实施管办分开和医药分开,建立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和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

针对公立医院“以药补医”这一顽疾,北京市的医药分开采取了与其他省市不同的方法:用医事服务费巧妙地“平移”了医院原有的药品加成收入。“平移式医药分开”既不依赖财政补贴的增加,也不增加患者费用,却改变了医院的激励机制。

此外,北京市在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医保支付方式、财政补偿方式、人事分配制度、绩效管理以及服务模式创新等领域开展综合改革,改革涉及领域之广、程度之深在全国并不多见,公立医院改革“北京模式”渐已形成。

考虑到这条颇为难得的探索经验,以及北京超过其他试点城市的示范性意义,盘点评估北京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历时半年的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评估工作目前已完成。不久前,北京市医改办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共同向北京市政府就评估工作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效果进行了汇报。

北京市医改办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九项建议。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北京模式”第二季,正在酝酿之中。

自评与他评“双管齐下”

城市综合公立医院的改革,是过去两年当中北京医改的“重头戏”。作为一项公共领域的改革试点政策,适时进行阶段性盘点评估,获知试点效果与问题,才能对政策是否具有推广性得出科学地判断。

北京市医改办从2013年年初开始筹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评估工作。市长王安顺在医改专题研究会上指出,“要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我们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评估不仅仅是为了总结效果,更是要全面、彻底的发现改革中的问题,完善政策,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

在地方政府的决策中,对一项改革政策进行部门内部评估已很常见。但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评估的组织形式却颇具特色。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药企业遇“严冬”考验 挑战与机遇并存

市场发力 需求倒逼中国医疗产业升级提速

江西基药增补暗度陈仓终落锤

2014药品招标大年 外企或集体放弃基药招标

2013医药行业迎来转折年

基药市场:一块隐形的蛋糕

社会资本办医门槛还太高 急需政策细化

品牌制药企业在2014年的营收增速将保持在2%

跨国医疗版图浮现 谁在争夺“世界病人”

药品降价屡被化为无形 医药业坎坷的降价路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