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疗领域连连失手,BAT未来还有戏么?

“为什么所向披靡的BAT会在医疗上连连失手?”

在中国谁不知道BAT呢?所有跟互联网沾边的领域,只有它们看不上的,没有它们拿不下的。尽管在很多行业横冲直撞,BAT却惟独在医疗上连连失手。

先说说最悲催的阿里巴巴,终于扛不住医药行业的集体抗议,挣扎再三还是放弃了它最核心的资产——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运营权。阿里健康作为它在医疗领域的独生子,从2014年高调的开场就一直不顺,去年亏了近2亿不说,医蝶谷、云医院等医疗业务都是不温不火、差强人意。让人唯一记住就是创始人曾高调宣布要“让医院倒闭,让医生失业”,差点得罪了整个医疗行业。

百度虽然是中国赚医疗钱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但通过医疗广告竞价谋利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它在医疗行业的口碑,连“好基友”莆田系医院都揭竿而起,“卖贴吧”事件又把这种厌恶情绪推向了高峰。虽然百度非常重视医疗,但相关的“拇指医生”和“药直达”APP始终不见起色,最近还宣布关闭冷清的百度健康医药馆。

腾讯在医疗上比较机智,没有自己下海,而是尝试性投资了国内外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公司。虽然连着在杭州投了三家,重金投的一家医生社区也稍显激进。但总体表现平稳,无功无过。只是没有充分利用企鹅家的资源,有点可惜。

为什么所向披靡的BAT会在医疗上连连失手?我看到的是三大原因。

骄兵必败。阿里健康初战医疗实在是太高调了,在不了解医药行业各种规则下,电商业务的补贴政策在河北很快失败,然后领导层快速换血,然后又是推出一系列新概念,不断更换业务重心,在药品电子监管码上过于自信,不顾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过早商业化,直到激起公愤而不得不放手。你可以说阿里不懂医疗,盲目照搬电商的打法而落败。百度应该是了解医疗行业规则的,医疗布局既有自家产品又投资了健康之路和好大夫等知名平台。过于依赖现有业务并且商业至上,招致行业一片痛骂,数据和人工智能上的领先技术并没有打造出什么有技术含量的医疗产品。二者看似原因不同,一个败于骄傲,一个败于贪心,其实都是内心傲慢,忽视了对医疗行业特性的理解。

急于求成。医疗事关人命,注定是个小心翼翼的慢生意。医院要培育七八年才能赚钱,药品要研发十年才能上市,凭什么加个互联网就能两三年发财退出呢?BAT不缺高智商的人才,但大多数长期受互联网大量融资快速做大的做法熏陶,只想着用大量补贴买用户,用商业模式切医疗。没有深入研究医疗实际需求,没有核心技术解决临床问题,没有对医疗有足够敬畏和热爱,带着淘金的心态在一个需要关爱的行业狂挖滥采,岂能不摔跟头?

环境艰险。BAT都是在互联网起家的,互联网开放直接的环境跟医疗差太远了。医疗天生的低频特征,疾病市场的碎片化,高度的监管性和社会福利性,人才和资源的流动限制性,优质资源的稀缺和垄断,都不适合BAT高举高打、大集团快速决战的打法。以电子监管码为例,阿里其实收购了很多行业的数据公司,例如酒店业的石基信息、百货业的富基融通等,在这些行业并没有出现对业内数据保密性的抗议。但医药行业非常封闭,上下游间各种潜规则被曝光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才引发行业内强烈不满。最近北京突然实行的挂号就诊京八条,对相关互联网公司冲击就很大。

话说到这,是不是BAT在医疗就没戏了呢?

当然不是,连续失利对普通创业公司是灭顶之灾,对BAT这个量级的选手不过是擦破点皮,吸取教训后很快就能重启。BAT的资金实力非同一般,一旦医疗大门打开就可以十亿百亿为单位来投入。BAT在互联网技术上的深度积累非常可怕,例如阿里交还的电子监管码找到合格的IT运营商并不容易,阿里在云储存、分布式框架、负载均衡、信息安全等技术实力确实无人能及,百度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积累是医疗行业极为需要的。更可怕的是三巨头都在电商、社交、数据、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华裔科学家首次获得干细胞最高奖“麦克尤思

  强生婴儿爽身粉致癌 被判赔4.7亿

  北京最牛医院最牛科室排名揭晓:北医三院综合

  FDA批准辉瑞全球首个每日一次的口服JAK抑制

  代谢组学与临床医学的研究进展

  阿里健康对药店做出声明:坚持找假药的“麻

  陕西一医院26人感染丙肝 医务人员违规操作致

  吉林省:2016年关于公示吉林省药品集中采购

  福建省:2016年关于龙岩片区药品带量议价采

  宁夏自治区:2016年关于同意原浙江众益制药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