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保财政支出压力大 推谈判机制逼药价下调

2012年中国医疗卫生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北京将探索建立联合招标和价格谈判机制,努力挤出不合理的价格水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表示,目前医改已渐入深水区,而药价虚高和中国药企生产能力总体过剩的局面却未根本改观,招标机构和医药企业价格谈判合理机制的形成对于医改能否真正成功、医药卫生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医药企业供过于求      药品中标价格过高

陈其广认为,公立医院首先应考虑的是社会责任,是如何更好地承担基本医药卫生服务,这种服务主要是社会公益性质的服务,而不是以追逐利润为首要目的。因此“挤出水分”不但是两个有上下游关系的行业之间的博弈,也是两类不同经营目标和运行模式机构之间的博弈,难度不小。

“我国的医药企业长期产能过剩,供大于求,而医院采购的中标药品价格不少却依然高于药品的生产、管理成本加上有参照的合理利润之和。”陈其广表示,以往的药品价格虚高,与商业回扣比例过高有直接关系。但到目前为止,中标价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和商业回扣究竟彻底划清了界线没有,还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敏感问题。

医药分开      药企仍存不正当竞争

卫生部827日在其网站上指出,公立医院改革从以服务创新为重点的浅水区探索进入了医药分开为突破的体制机制改革深水区,将推出北京经验供各地参考。北京市正尝试用取消药品医院内加成、改革支付方式、创新服务管理等多种措施来“趟深水、过大河”。

医药分开,从医院内部取消15%的药价加成,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招标机构和药企价格谈判机制的形成,但还是要防止药企给招标机构送红包等不正当竞争。合理的价格谈判机制的形成需要招标采购部门和药企之间互相了解,和“摸底”的工作有直接关系。“在有的发达国家,药品的价格是由医疗保险机构和药企进行谈判,谈判结果是双方利益制衡的产物。而在我国,商业性的保险机构市场份额较小、谈判力量较弱,因此重担就落到政府卫生部门身上。”陈其广表示。

医保财政支出压力大      过剩药品生产要淘汰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正在讨论,社会保险法配套规章中涉及医保基金管理和个人缴纳比例的问题。参与制订该内容的人士透露,讨论的问题重点是个人医保缴纳比例如何提高,以及医疗基金的覆盖面将继续扩大的问题。

陈其广表示,随着现在医保种类的增加,参保人员覆盖面的扩大,国家财政支付医保的费用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寻求和创建一套相对安全、有效而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运行体制和机制。目前医改逐渐进入深水区,药品价格合理谈判机制的形成,会对药品生产领域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对医保所需负担的药品使用结构都产生进行调整的压力,从而有可能把过剩的生产能力逐渐减除掉,进入到一个相对平衡的供求关系状态。一旦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会极大地有利于消除药企以商业贿赂手段求生存谋发展、伤及医保体系尤其是民众健康的隐患。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改办解读“大病医保”:大病保险不分病种

  药品安全“黑名单”有待强化惩戒力

  药品招标新动向:两票制或将全面推行

  医保引入市场机制还须防范风险

  卫生部推7大医疗体系重大专项 资金规模4千亿

  卫生部酝酿血液制品业支持政策

  我国医保政策转向大病医疗负担 剑指因病致贫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卫生部副部长:医改核心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陈竺:医药产业发展须服务医改大局

保健品销售达2600亿 企业成长盼监管条例出台

专家建议持续从严整顿药用原辅料问题

陈竺:中国卫生产业市场巨大 欢迎外资与民资

陈竺:新医改下一步重中之重是全力推进公立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周年回顾及

医改办近期或出台《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

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速 投入倾向药品生产企

张茅谈公立医院改革:推行便民措施建长效机

保监会:“大病医保”遵循“收支平衡、保本

“十二五”期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达360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