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前,一家联盟成员因发展急需资金,刘永好带领部分成员前往考察,随后便对其进行投资。“没有联盟,这个钱他是拿不到的。”蒋涛如是说。
“推动者是一种信号,我们自己先做,做好会给大家带来好处。”万好国际董事长、医疗联盟执行主席翁国亮告诉《环球企业家》。在翁看来,联盟内有福可同享,有难不一定同当。某人受难,有实力的人能帮,而实力一般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完全取决于自身能力问题。
多年来,民间医疗机构较为分散,社会影响力差。而华大基因、泰康人寿及一些不动产企业,本与民营医疗机构无任何关联。
在联盟成立前,中国民营医院80%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福建莆田系。翁国亮多数的同行朋友都是同乡,他们一向低调,外界对其神秘色彩颇有微词。“这些人一直在回避,甚至抵触不承认自己是莆田人。”翁国亮说。对此,翁一直在私下告诫同乡,无论怎样你的身份是不会变的。要做中国民营医院的推动者,更是要大胆地让外面知道你来自哪里。
翁国亮在聚合同行时,大家最为疑惑的是联盟究竟要做什么,而一些竞争同行对此带有一些抵触情绪。“联盟将成为整个民营医疗行业中,发挥主导、主流的力量。”身兼望好投资董事长一职的冯仑告诉《环球企业家》。冯仑认为,目前医疗联盟每个环节已配好相应的角色,这对民营医疗未来的发展和人才战略将会有提升作用。
蒋涛认为联盟希望让社会重新认识民营医院及健康产业。“中国属于人口大国,而在医院方面却只能算是最小的国家,一家医院甚至连50张床位都没有。目前民营医院属于碎片式发展,一定需要抱团方式的发展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破局
其实在成立医疗联盟之前,翁国亮已对国内的医疗产业有所判断。“未来能改变医疗格局的,绝对不是现有的这些小型专科医院、社区门诊、综合医院,未来一定是正规大型现代化的集团模式。”翁国亮说。在翁看来,硬性条件必须要拥有1500张床位,只有如此规模民营医院的出现,才能与国有医院抗衡,并改变中国的医疗格局。规模化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但也存在弊端,就是重资产。
在美国,所有的医院都不是企业家直接投资的,是通过企业家捐款,然后由慈善机构投资医院,再将医院交给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管理。
十八大曾明确指出要深化医疗事业改革,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民营医院发展。尽管政策利好不断,但当前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还面临巨大挑战:医疗服务产业过度分化,资源配置不平衡,民营医院缺乏医院管理和治疗的核心技术,难以和公立医院竞争等。据卫生部统计的数据,中国民营医院有11000多家,与国有医院的数量比例相差不大,但消费却占不到3%,97%的消费都在国有医院。
为改变格局,翁国亮提出“51模式”。从医院模式延伸住宅模式,如此可实现居家养老模式,通过非常健全的管理系统对老人及病患进行有效的服务。
一天,刘永好请翁国亮吃饭,席间翁国亮通过“51模式”说出自己的构想,刘听后当即表示赞同及支持。望好医养综合体项目将采用“51模式”,即由三级甲等医院、便捷酒店、老人康复中心、中医药文化公园、健康商业街以及居家养生住区的6大部分组成的医疗综合体。“就医标准一定要合乎大众,必须保证依靠普通医保的老百姓也能从中受益。”翁国亮说。
2014年9月7日,望好投资与福州晋安区签约望好医养综合体项目,成为首家民营三甲综合医院落户福州,并将在三年之内开业。规划总面积约488亩,其中综合体规划面积用地约200亩,居家养生住宅区面积近300亩,堪称“航母级”。项目整体投资将超80亿元,包括一个1500个至2000个床位的三甲医院,加上配套项目组成医疗综合体,将作为社会资本办医的范本进行全国推广。
正是由于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积极推动,促成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联盟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