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药企为什么要管理转型升级

现在中国药企面临的医药行业环境日益艰难,招标的各省差异化、二次议价的推广、药占比的推行、新药注册的自查、CFDA的随时飞行检查、仿制药一次性评价、新药注册的程序变迁等等,让中国药企在政策环境下日益迷茫。

同时,外资药企大批专利药到期,外资药企也已经开始进入中国药企相对比较有优势的仿制药经营领域,经营市场也开始进入基层医疗市场,甚至外资药企也开始进入中药领域,而仿制药、基层医疗市场和中药领域在中国一直是中国药企的优势所在。

国家政策的挤压,外资药企的竞争,前有猛虎,后有群狼的情形摆在了中国药企的面前。而中国药企自身却日益孱弱,诸多药企内部管理混乱,运营效率低下,执行力不强,研发水平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工艺存在诸多猫腻。

笔者史立臣认为内部管理混乱的药企难以转型成功。
     
这类药企由于自身管理非常差,所以,推进转型升级方案也是难以真正落地,很多关键点无法落实到位,人员散乱,流程混乱,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凝聚力,这样情况下,执行力基本就是空话,没有执行力。

中国药企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这里就不一一阐述,笔者根据这两年关注和服务的药企梳理一下,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目前中国药企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

1、看不清政策,看不清市场,摸着石头过河。

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医药政策频频发布,国家层面的各省层面的甚至市级层面的政策层出不穷,但好多药企至今也没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对国家、地方的医药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专门的跟踪、汇总和分析,并对各地区的招投标、二次议价情报进行分析,药企的高层决策者基本是依靠自我主观和既往经验在运行药企,这导致药企在各地的招投标或进入医疗机构过程中总是出现不了解规则出现问题。

更有甚者,某个药企竟然在某省招标结束后才发现自己不知道某省已经开始招标了,可见药企的情报系统的延迟和落后。

而对于市场的竞争,很多药企不知道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也不清楚医疗机构差异化需求、更不清楚市场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而是一味的按照自己想象去参与生产竞争,于是总会出现资源投出去了,才发现竞争对手早就把类似的活动做完了的情况。

总之,80%的药企正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偌大的市场部和战略部门,连基本的竞争分析都不能每周呈现给高层,高层盲人摸象,导致决策频频出错。

2、药企治理结构混乱,内部勾心斗角,派系林立。

公司治理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的中国药企,大部分药企治理结构混乱,内部勾心斗角,派系林立。

这一点都说国企比较严重,其实民营企业也一样,笔者在这里特别的在第二点提出来,就是因为现在的情形好像严重过以往,也许是医药行业的整体变迁,导致药企高层出现了集体焦虑症导致,为了寻找安全感,于是纷纷构建自己的派系。

非正式组织的团体存在是一直存在的,但如果非正式组织对药企的发展形成阻滞,就会出现政令不通,效率低下的情况,尤其是旧人与新人之间的战争,而这些战争会直接影响到药企的运营,对药企的发展就更不利了。

在药企转型升级过程中,肯定会对一些既存的派系或利益集团形成利益和权力上的冲撞,如果这些阻力不能解除,药企的转型升级大多会无疾而终。

一般一个药企如果内部派系问题严重,基本都会出现执行力差、制度人为不遵守、运营效率低、经营业绩时有起伏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进行药企的转型升级,基本开始就注定失败。

 3.人力资源管理粗放

现在医药行业从业人数粗略估计,我国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约600万人,在当下的医药行业中,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型人才流动性加大,离职率高。

随着外资药企经营模式的改变,减员、裁员,关闭分支机构的状况时有发生,这给中国药企带来了更多的医药行业人才选择。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央定价目录发布 两类药品和血液由政府定价

  广州市卫计委:医生不得与第三方机构勾结

  两部委控价控费,药企将洗牌!

  我国将逐步淘汰高风险药品

  国家卫计委领导带队31个省区市大调研、大督

  浙江发文:医疗器械新GMP最后时限2017年底!

  质量一致性评价政策出台 国内仿制药将面临大

  浙江省重点监管107家医疗器械企业

  2016年医保定点取消审批,谢子龙认为协议定

  医保定点取消审批 零售药店区域性整合加剧

“健康中国”有望升至国家战略 医疗事业发展

上海明年起统一城乡居民医保 实现“四个统一

卫计委官员:公立医院改革联动,药企压力倍

医保定点取消审批

药企财税迎来大利好:研发支出均能纳入加计

陕西医改:越级到大医院看病,报销费用或被

目录划圈+产品降价?辅助用药再带紧箍咒

又有一地严控辅助用药,60个品种被纳入!

15种特殊药品纳入医保 患者可在“家门口”报

北京将放宽服务行业限制 便利中外合作办医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