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900多种中药被外企抢先申请专利

 

日前,在由中国中药协会组织举办的“珍稀药用动物资源保护利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医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野生物种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中医药使用动物入药,成就了一批传统、经典、特效的中成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使得整个地球动物物种濒危状况日益严重,部分物种如老虎、犀牛已经禁止贸易,麝香、羚羊角、穿山甲、黑熊、蛇类等物种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野外资源减少、枯竭,使得我们一些传统经典、特效的国宝级中成药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丧失。专家们强烈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珍稀药用动物资源,以保障中医药产业作为民族精粹的健康发展、世代传承。
保护珍稀药用动物就是保护国家战略资源
据业内专家介绍,中药主要由植物药、菌物药、动物药、矿物药4部分组成,动物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 高学敏 教授在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动物药与植物药、矿物药、菌物药相比,活性成份作用强,疗效更显著,毒副作用更低。比如熊胆为原料的药物应用中,有一种药物可以广泛用于癌症病人治疗,在增强癌症病人免疫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然熊胆在医疗上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还比如:麝香,在中医使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涉及中风、昏迷、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于由热病引起的神智昏迷和休克,麝香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介绍:“中医药中的动物药近几年已经大幅度萎缩,只留下了麝香、牛黄、熊胆等药性十分确定的几种动物药。天然动物药所占比率越来越少,大多数被人工合成药物替代。”
同时,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另一种挑战:外国药企或利益集团长期以各种非正当竞争手段打击中药产业,致使中医动物药被挂上“非人道”标签并使中医疗效备受质疑。
保护和支持药用动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反垄断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高学敏 教授建议,应当从国家战略资源角度出发,保护中医药文化及珍稀药用动物资源产业化发展。在实现传统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需要通过规范产业化发展的形式,确保珍稀药用动物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或植物的生存。
超万项“洋中药”获专利
业内专家介绍,在中国,动物药中有梅花鹿、黑熊、乌鸡、白花蛇等已进入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但目前只有美洲大蠊通过了国家GA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而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了专利。我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在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却高达1万多项,“洋中药”专利占我国医药领域高新技术的80%以上。例如,韩国自19924月起陆续向韩国、中国、日本和美国等世界多国专利局申请了牛黄清心液、牛黄清心微型胶囊和牛黄清心丸新处方组合物等发明专利,以新剂型、新工艺专利抢占了同仁堂的国内外市场,仅牛黄清心液这一类药品的年产值就达7000万美元。另外,西方药企化学合成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在中国的年销售额也超过2亿美元。
据悉,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120多个国家170多家公司致力于中药研发,同时,一些海外药企利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漏洞,借助技术和资金的优势获得中国中医药知识产权,并将“洋中药”销往国际及返销中国,赚取巨大利润。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在欧盟,中国中草药疗效没有类似西方科学式的相关证明,长期只能作为“食字号”出口,包装上仅写有成分,而无功能性介绍,这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巨大损失。
制定合理措施加强保护力度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王瑛表示,为了保护和恢复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也为了保护好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国宝中药,国家林业局和中医药局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工作。为解决资源问题,开展人工养殖、繁育,替代品研究等,同时又采取了很多积极的保护管理措施,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均衡使用,按照华盛顿公约的有关要求,对敏感物种资源入药进行原料库存注册、年度消耗总量控制、使用行政许可审批、标识管理等。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将出 仿制药时代将终结?

  我国生物医药呈现四大变化 25个创新药即将投

  “十病十药”搭建综合平台 中药迎来开发第二

  对韩中药贸易已经进入最佳的收获期

  谁是再次推高太子参行情的幕后黑手

  中药材涨价进入第四轮 下半年走势仍将处于高

  生物制剂渐成药企战略重点

  未来3年:中国中药材经销商“死”三成

  生物产业核心是生物制药 重疾药物和疫苗受宠

  处方药转OTC加速 双跨品种争议依旧

中成药制剂或将以药品身份重返欧盟市场

欧盟拟培训中药企 中药制剂或重返欧洲

制药工业出口高端化 原料药出口形势恶化

民族中医药迎崛起良机

今年原料药出口将大幅增长 出口额达250亿

中药商品出口 低端化格局调转不易

政策市场双重诱惑 药企竞逐多肽药

南京重新规划生物医药 主攻抗肿瘤药等新药

青蒿素遭专利之痛 内讧大伤元气(上)

青蒿素遭专利之痛 内讧大伤元气(下)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