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生集团扎堆儿 真正“落地”仍待时日
本文章共2334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继移动医疗之后,医生集团成为医疗圈最近兴起的又一新趋势,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国内新成立的医生集团不下20家,这一次,来自行业内外的力量都参与其中,不少资本方也相继向医生集团抛来了橄榄枝。

长久以来,医生群体的压抑在医生集团似乎找到了出口,医生真正成为医疗的主体,医生之间抱团,以医生集团的形式,与执业医院签约,开展诊疗服务。国内医生集团热度不减,但冷静下来,要在国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生集团,需要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

医生集团的万物生长

62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NewMed新医疗论坛上,医生集团成为创新”ד互联网”ד资本主题的绝对焦点。其风头已盖过之前千军万马的移动医疗。用一组数据来衡量似乎更有说服力: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就有包括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等在内的大约20个医生集团先后宣布成立。

另一方面,正如最近一两年移动医疗受到资方青睐,动辄以亿为单位的融资规模类似,医生集团也受到诸多资方及合作伙伴的热捧,就在今年,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牵头发起的大家医联平台获得投资机构两千万投资,彼时,这个被称为中国首个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才刚刚成立两个月,这也成为中国首个获得巨额投资的体制内医生集团,而20147月份创建的张强医生集团也获得了5000万元首轮融资。

无论体制内外,医生要自己玩儿了

新成立的医生集团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生集团的热度,仔细打量此轮热度不难发现,进军医生集团领域的主体大概包括两类,即医生本身与来自医疗服务的外围势力,简而言之,诊疗服务内、外两种力量均参与其中。

作为医疗服务最核心的资源,医生在这次医生集团热中没有落后,从国内医生集团模式的拓荒人、著名心脏外科专家万峰及其团队创建的心脏专科医疗服务网络,到张强跳出体制外后于2014年创建的张强医生集团,加之大家医联、广州医生工作室、哈特瑞姆心率专科医生集团……岭南三剑客哈特瑞姆七剑客,医生唱起了绝对的主角,他们组建医生集团,以集团为单位,与其他医院签约,开展服务。

在这其中,医生的身份有所不同,张强是完全跳出体制的典型代表,从2012年宣布离开公立医院后,他就开始探索自由执业之路,以他名字命名的医生集团也主张医生完全脱离体制,医生加入集团后,由集团负责联系对口执业医院(以私立医院为主)或医生集团下属的手术中心行医。医生团队与医院签约,医生集团与医生团队签约,医生通过医疗服务获得收入。

另一类医生集团的创办人则继续留在体制内,完成体制内工作的同时,其他时间可用于医生集团事务。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今年3月发起的体制内医生多点执业平台——大家医联,便是根据患者预约对签约医生进行调配,安排诊疗服务。由来自北京6家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7位心律失常专家联合创建的哈特瑞姆心率专科医生集团是国内第一个专科医生集团,同样地,由集团负责医生的执业事宜。

依托于移动健康平台的在线医生集团

来自诊疗服务之外主体创办的医生集团是另一种模式,或如他们自己所宣称的移动健康平台,如健康微能量推出的三甲医生集团、挂号网推出的微医集团等,前者致力于为医院、医生在30秒之内建立手机微诊室,为大众提供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也是国内首个医护社群协作移动健康平台。后者为同学科、跨区域的医生协作组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资深专家的经验和年轻/基层医生的时间相融合,让资深专家专注于对症病人,做经验传承;年轻/基层医生获得转诊的绿色通道、优先会诊等资源,共享专家组的经验及品牌,获得便捷的协作、会诊、转诊及服务患者的工具。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器械消毒不当:连续6年成为美国十大医疗危害

  2015年版《中国药典》即将发行 变化与意义在

  “救命药”竟成“夺命药”——PI3K抑制剂促

  $1.25亿优先审评券派上用场,吉利德向FDA提

  上海医药获自贸区进口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试

  坏死性肌病:他汀是罪魁祸首吗?

  诺华的LCZ696可能会尝试新的定价方案

  绿叶制药盐酸安舒法辛缓释片(LY03005)获批中

  银屑病新药大获成功

  HIV疫苗开发突破性进展

厦门公立医院7月15日起实行医疗服务价改

阿里、腾讯、金山三巨头抢滩医疗云

新媒:中国僵化的制度阻碍生物制药产业发展

北大医药拟整体剥离原料药生产和销售

梯瓦制药或提高收购迈兰报价至430亿美元

新医改限令重重,医药营销后势如何?

器械消毒不当:连续6年成为美国十大医疗技术

补充维生素D或改善克罗恩病?

破坏式创新与医疗变革

FDA重新审查可待因药物治疗18岁以下儿童咳嗽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