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人社部调整规范医保目录 业界吁推动创新药进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关于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进行调整规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行医保目录进行调整规范。产业界人士认为,这释放出医保目录大调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药物可否进入医保成为业内关注重点,专家建议创新药品进入医保要有具体的标准,应加快完善医保药品目录遴选的科学评价机制。

调整 规范部分药品名称和认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对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进行调整规范,涉及西药通用名后使用罗马数字区分的认定、部分缓解感冒症状的复方OTC制剂的更名、部分药品通用名称变更以及部分药品的认定等四大类内容。

根据《通知》,通用名为“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的药品属于医保目录西药第236号收载的依托咪酯注射剂。通用名为“美沙拉秦”的药品与医保目录西药第763号通用名为“美沙拉嗪”的药品主要成分相同。通用名为“阿夫唑嗪”的药品与医保目录西药第806号通用名为“阿呋唑嗪”的药品主要成分相同。

此外,通用名为“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达肝素钠注射液”、“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的药品属于医保目录西药第905号“低分子肝素注射剂”。一位药品招标政府事务人士称,上述三个低分子肝素注射剂此前并不在国家医保目录范围内,但是进入了部分省市地方医保。“进了国家医保之后,肯定对后续的销售有利。”他说。

国家药监总局公开信息显示,上述三种药品涉及的国内生产厂家包括南京健友生化制药、常山药业、苏州二叶制药、成都百裕科技制药等。对此,常山药业董秘张威表示,公司“达肝素钠注射液”属于低分子肝素注射剂,这次人社部将其正式认定属于医保范围,从长远看,对公司是个好事。

信号 医保目录调整窗口或打开

对于此次人社部调整规范医保目录,产业界人士认为,更多释放出医保目录即将大调的信号。自2009年修订之后,医保目录已经超过5年没有进行修订,相关讨论一直是业内焦点。此次进行旧版目录的规范,应该是为后续的大调整做铺垫。

事实上,行业内要求加快医保目录更新频率的呼声很高。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医保目录更新时间可以为两年或者三年,而对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则必须给以重视。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也认为,现行医保目录调整间隔太长,新药上市后只能等待下一次的目录调整才可能有机会进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药研发上市速度和民众对更佳治疗效果的追求。应当规范医保药品目录更新调整周期,建议将更新周期缩短至每两年一调整、一年一增补,并严格执行,确保当年上市、为临床所必需的新药能及时为患者所用。

事实上,医保目录调整早在去年就已开始酝酿,但之所以推进缓慢则是因为如今药品价格定价机制要进行改革,药品不再行政定价,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医保目录不再是简单地增加新名单的问题,而是要和医疗价格联系在一起,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统筹考虑,拿出一个一揽子计划。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李玲教授表示,随着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医保目录的调整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是医保和医疗改革的联动:“单纯调整目录也解决不了问题,要整合起来一起改。”

“在各方面诉求压力之下,新的医保目录调整窗口或将开始,预计门槛会宽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过对药企来说,进入医保目录并不意味着放量,后面还有医保支付价这道坎,相比过去,医保目录的含金量或有所逊色。

2009年医保目录调整之时,进不进医保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外资药企怕进入医保被统一降价,意愿不强;而国内企业则挤破头想进入医保,因为进入医保意味着可以报销,产品放量显著。但这次医保目录调整,两极分化的现象会减弱。政府减少了行政干预,更多地交给市场,由招标形成价格机制或者引入谈判机制,这样透明度更高,竞争更公平,外资企业进入医保目录的积极性会高,国内企业也不会一拥而上。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百度回应“莆田系”威胁 不向虚假医疗机构妥

  湖北省:2015年关于省基本药物集中结算平台

  西藏自治区:2015年关于公布西藏自治区疾病

  山东省:2015年关于九味双解口服液等药品信

  2014年医药行业工业企业快报排名

  2014年CFDA投诉举报统计,医械排第三

  吉利德提起诉讼以阻止阿特维斯上市安倍生坦

  大数据技术或将为生命科学领域反腐带来新突

  中国滥用抗生素 2050年将致百万人死亡

  央视揭晓2015“最美医生”名单

外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时代,“达芬奇”屡创佳

重庆开出首份食品药品“黑名单” 赛安医药等

云南省卫计委公布“滇版”人感染禽流感中医

奥巴马医改五年盘点成败

2018年起,美国将强制执行电子病历认证标准

制药公司联手挖掘基因数据

收入高更爱三甲医院 年纪大偏向社区医院

医械股成“烧鹅”中药股变“企鹅”

GSK接掌诺华疫苗业务 跨国药企在华大整合

陕西政府努力培育医药产业成为经济新的增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