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网络购药时首先应该查看该网站是不是‘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持证单位。”拥有通过GSP验证合格的实体药店也是网上药店开业的必要条件。
“不是每一个细分市场都适合做电子商务,医药就是这样。”谈及网上药店的市场前景,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陈寿送向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做了如上表述。
一边是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平常心对待,一边是诸多电商大户和药店连锁的热情尝试,网上药店似乎面临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已经发展了好几年的网上药店,并没有被广泛认识和接受,网上购药相对于网购衣服、电器等稀松平常的电商生活,似乎有点突发奇想的意味。
鲜为人知的发展规模
2月28日,天猫医药馆上线,京东商城和网上超市1号店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运作旗下的网上药店。5月,京东商城和最大民营医药电商门户九州通合作的产物京东好药师正式上线。9月,1号店和广东一号大药房合作的网上药店平安药网也正式开业,几大电商平台的网上药店市场之争不断有新的对手加入。而在此之前,药房网、金象网、开心人网上药店等几大知名医药电商也已初具规模。
药房网副总经理马小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2010年12月药房网销售规模突破500万元。”
2011年5月18日上线的康爱多网上药店尽管知名度不及上述两家网店,但康爱多网上药店创始人王燕雄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线初期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过现在开始找到做医药电商的‘阀门’,经营业绩开始逐步稳定增长,月增速超过30%。”
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曾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国内网上药店数量达到53家,数量比2010年同期增长超过50%。2011年,医药B2C规模在4亿元左右,已有5~6家销售接近5000万元的网上药店。而在2012年,预计将会出现4~5家销售过亿元的网上药店,医药B2C的规模将达到15亿元。
京东好药师CEO崔伟7月份曾向媒体表示,医药电子商务目前在整个医药零售当中所占的比例低于1%,去年是0.2%,今年估计在0.4%左右,虽然增长速度很快但占比不高,预计2015年的占比将达到4%。这一比例包括保健计生器械类产品,但不包括处方药。
对比国外网上药店市场,国内网上药店的发展显得动力不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开始发展医药B2C的美国,2010年的药品网络零售规模达到1700亿美元,在整体药品零售规模中占比近30%,短短几年内其市场份额就翻了好几番。
逐渐变窄的市场
“我只在网上买过一次药,是亲戚推荐的祛痘产品,我们老家那边的药店才有卖,北京这边的实体药店买不到,我在网上找到了,就买了。”在北京某高校读研究生的陈小姐表示,选择网上购药的原因主要在于药品本身比较偏门。
当被问及是否会在网上购买感冒药等常备药品,陈小姐表示:“感冒就去医院就医,医保能报销,嫌医院太远就去周边的药店买,网上买药要等快递,等到药来了我的感冒岂不是更严重?”
尽管目前的网上药店也经营保健食品、药妆品、母婴用品等泛健康概念的各种商品,但专业性的药品经营仍然是其最大特点。传统门店药品最多在2000~3000种之间,而网上药店药品种类可以达到近万种,但这上万种药物之中仅有一部分真正在为药店贡献业绩。
电子商务的最大亮点在于价格低廉,消费者可以在网上用低于实体店的价格购买到质量相同的商品。记者对比了北京几家药店某一品牌感冒药、肠胃药的价格和几大网上药店的销售价格,发现网上药店的售价确实比较低,但价格差距并不大。
陈寿送表示:“买药和买其他东西不一样,买药看重的首先是时间,其次是安全性,买药的时候消费者可能并不愿意为了节省三五块钱去等两三天才拿到药。价格优势在这个品类其实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及时性和安全性,以及能否满足走社保医保的方式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