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啤酒花更名为同济堂,A股市场湖北医药板块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湖北有9家上市药企,在A股湖北板块88家公司中占比超10%,去年营收达770.53亿元。
事实上,作为超千亿产业的湖北生物制药,已经成为湖北众多产业中的重要板块。
来自湖北省经信委的资料显示,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全省工业5.3个百分点。以此数据计算,9家上市药企营收占比达72.28%。
不仅如此,湖北医药产业正在逆势增长。湖北省统计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北外贸进出口增长6.1%,增速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而医药品出口增长15%,成为继手机、平板电脑之后出口增长最快的板块,已成为新的增长点。
不过,在保持增长势头的同时,湖北医药产业发展的步伐也没有停止,转型升级已然开始。
一周来,人福医药等公司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正在加速医药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及国际化,而九州通等正在布局智慧医疗服务。
净利润无一亏损 ,9家药企市值1365.68亿
占A股湖北板块十分之一强的9家药企,已经成长为湖北超千亿产业。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啤酒花更名为同济堂,标志着湖北同济堂医药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至此,湖北医药板块已有广济药业、中珠医疗、人福医药、九州通、永安药业、济川药业、健民集团、马应龙及同济堂(注册地不在湖北)等9家,在湖北88家A股上市公司公司中,占比超10%。
长江商报初步统计发现,去年,9家药企实现营业收入770.53亿元,占湖北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主营业收入1066亿元的72.28%。其中,在医药零售领域,同济堂医药在全国零售商百强排名中以18.63亿元居第12位。9家药企营收排名中,九州通以495.89亿元高居榜首,其次为人福医药,其营收为100.54亿元。其余的7家营收均未超过百亿,分别为同济堂75.39亿(以2014年74.87亿元营收、增速7%推算)、济川药业37.68亿、健民集团22.81亿、马应龙17.84亿,中珠医疗、广济药业、永安药业的营收均低于10亿元,分别为9.22亿、5.60亿、5.56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广济药业成功扭亏为盈,从而实现了9家药企无一亏损。9家中,赚钱最多的当属九州通,以6.95亿元的净利润居首,其次是济川药业6.87亿,排在第三位的是人福医药6.54亿元,马应龙创造的净利润为2.23亿元,广济药业、中珠医疗、永安药业、健民集团的净利润均不足亿元,分别为2092万元、7341万元、1761万元、8550万元。同济堂医药未正式公布去年的净利润,但其2014年的净利润为3.18亿元,比2013年增长10.93%,以此推算,其净利润约为3.5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以8月12日收盘价计算,9家药企总市值达1365.68亿元。
IPO、借壳、主业调整 ,药企上市路各不相同
成为A股湖北板块重要一级的9家药企,其上市之路不尽相同。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9家药企中,人福医药上市最早,1997年在沪市挂牌。紧随其后挂牌的广济药业,其前身是创建于1969年的湖北省广济制药厂,湖北省医药总公司原料药定点生产厂家,整体改制后,与湖北回春制药厂、武穴市财振会计实业公司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1999年成功上市。位于湖北武汉的两家药企健民集团、马应龙均于2004年A股挂牌,其中,健民集团前身武汉市健民制药厂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在中国最古老的四大中药名店之一叶开泰参药店基础上组建的。九州通和永安药业均是2010年上市,九州通拥有草根崛起、民营医药流通企业第一股、“药业国美”等多种称谓,被市场解读为正式叫板以国药、上药为代表的“国企军团”的民营药企。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广济药业、健民集团、马应龙、九州通、永安药业均是通过直接IPO登陆资本市场,人福医药、中珠医疗则属于上市之后业务、股东几经调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开信息显示,人福医药上市之初为人福科技,经营范围生物工程、电子、通信、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研制、技术服务及咨询、开发产品的销售等,还涉及教育、地产、机电等,医药生产销售占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