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论道中药注射剂现状 优势品种入选基药呼声高

近期药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使药品的安全监管与评测,基药筛选原则,招标政策等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近日政府、企业及业内专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风险控制问题、安全性再评价及药物合理应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中药注射剂,祖国中医的现代化身

有专家指出,“中药注射剂是民族中医药现代化的标志,是中药理论不断继承和创新的产物,应给予创新专利独家中药品种更多支持。虽然目前中药注射剂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其品种自身具备的诸多优势也不应被忽视。”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张伯礼 教授表示,“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它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整个中药现代化皇冠上的明珠,最亮的东西,所以是不能丢掉的。事实证明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时对SARS的治疗证明了这点,包括后来对甲硫的治疗,中药注射剂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基层专科医院,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独有的医药品种,使用范围及用药量都在逐年扩大和增加,其具有的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为中医药防治疑难杂症提供了有效手段,使传统中医药在危急重症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设想成为可能。可以说,中药注射剂对于中药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我国中药制剂研究的创举和中国中医的现代化身。

产业趋于规范,优势品种入选基药呼声高

据了解,近年来为提高产品质量,各企业生产层面调整早已开始,首先原料采用国家GAP药材种植基地药材,提高了品种的质量控制标准,其次对药品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对质量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此外,各安评企业还及时完善细化说明书,在所有基础研究完成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说明书,完善如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为医生提供完善的临床用药指南。可见,整个中药注射剂行业自身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正在向更加安全规范的方向发展。

对于即将出台的2012年国家药物基本目录,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一位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本药物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必定是质优价廉、临床需求量大的品种。一些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范围广、用量大,又能证明安全、有效的新型中药注射剂如果能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是顺应了公众的需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第九届国家药典委执行委员周超凡对此建议,基药目录纳入的中药注射剂,应该与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原则保持一致,就是效益大于风险、西药不可替代的品种。“总的来说,就是看在哪些病种、病种的哪一阶段上,中药注射剂有优势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再评价结果。”周超凡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张伯礼 教授指出,“中药注射剂虽然问题还不少,但是总体的趋势越来越好。我们有一个想法,能不能到2015年,达到中药注射剂和西药注射剂同等的水平。2020年把类过敏反应的机理解决,让中药注射剂健康的发展,有序的发展。”

双管齐下,政企合力铲毙行业痼疾

追溯国家对中药注射剂的审批、监管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以1999SFDA出台《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为分水岭,至2007年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出台,国家对中药注射剂审批制度的规范性逐步完善,技术要求标准亦逐步提高,监管部门相关人士指出,“三年来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注射剂开展的检查达到三千多次,一些无法控制风险的生产企业主动停止了生产。当时按照批准文号统计,742个批准文号处于停产状态,基本上有一半的品准文号没有再生产。通过简单的数字,我们觉得这两年中药注射剂的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规范和净化。这样规模的集中,对于我们监管,对于安全性,应该说都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

可以看到,在政府不断加强监管的同时,一些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也已经成功突围,经过上市后技术再评价不但证明其自身安全优效,更是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价证明其疗效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商务部首选29种药材开展流通分析报告

  全球生物仿制药井喷 国内厂商如何分杯羹?

  血液制品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国际资本纷纷介

  我国丙肝发病数8年增7倍 专家呼吁主动筛查

  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 2015年产值将超5500亿

  医药营销:保健食品营销嬗变

  保健食品市场在规范中扩张

  礼来、诺和诺德、赛诺菲激战糖尿病药物市场

  生物制药工程单次使用系统应用的优与劣

  “十二五”生物仪器产业镀金

国际市场第二波新兴原料药产地凸起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广阔

市场整顿为中药材质量保驾护航

中药材仓储现代化换挡提速

国内正性肌力药物市场近来逐年走高

生物专利药保护到期 中国药企分羹几何?

中药“十二五”发展将加码基础研究

未雨绸缪 五措并举确保医械长效监管

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局部突破 尚需龙头引领

我国原料药增长放缓 产业走向竞合时代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大市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