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政策力促 中国制药企业转型大行动

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医药监管政策日趋严格,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影响了我国原料药出口。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前5个月,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总额96.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4.9%,出口数量则同比下降了1.58%

在中国医保商会主办的2012中国与世界医药高峰会上,与会人士对欧美最新的监管政策表达了各自的关切。来自制药企业的高管们明确表示,在国际监管环境日益严苛的形势下,企业唯有转型升级,方能生存下去。

20116月欧盟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颁布的2011/62/EU号指令是此次高峰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根据该指令,从201372起,所有输欧的人用药活性物质必须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由于指令在执行层面存在很大的不可行性,一旦实施,中国对欧盟的原料药出口将遭遇“灭顶之灾”。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东久用“惊吓”一词来形容62号指令对我国相关企业的影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日前以生产监管体系可能不符合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要求为由,对22家中国肝素粗品生产企业发布进口警告。医保商会西药部副主任曹钢分析指出,总体上看,我国化学原料药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备检程序愈加复杂,须满足的生产条件和质量标准层出不穷。

国内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是“十二五”期间制药行业的一项重点任务。在新医改背景下,转型升级已是制药业必然的出路和选择。

政策力促转型升级

近年来,由于制药行业的粗放式经营,不仅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同时也造成了“倍量投入、半量产出”的不良后果。“十二五”规划着眼未来,重在转型升级,相关配套政策也给出了明确的导向。

2012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对医药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药品GMP(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前10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2015年,培育20个以上创新药物投放市场,培育20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通用名药物新品种,培育50个以上现代中药品种。到2015年,培育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医疗设备产品。《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则更为具体,如完成200个以上医药大品种的改造升级;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罕见病治疗盼“孤儿药”外多维保障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辅行业跃升的契机
新兴医药市场:巴西商机诱惑
新药开发:从仿创并重到创新为主
SFDA规范中药:“质量和疗效”成行业竞争核
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国内生物仿制药行业扩容仍存在阻力
中国原料药业:在冰与火中期待重生
大健康产业激发国内市场多元化通路
欧洲制药业受累经济危机 跨国药企抢滩中国市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