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供应全球7成以上青蒿素原料,却利润单薄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公众广泛讨论的除了其“三无”身份外,还有助其捧得大奖的青蒿素。但记者注意到,虽然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的竞争力却十分有限,利润丰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国际巨头把控。与此同时,中药行业整体呈现边缘化趋势,去年获批新药中的中成药占比仅为2.19%

那么,面对如此形势,青蒿素产业的机会在哪里?中药的机会又在哪里?对此,记者进行了调研。

随着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入囊中,其所研究的青蒿素也一时名声大噪,被誉为“中国神药”。

不过,记者注意到,国际市场上,这款“中国神药”有一半以上并非中国药企生产,青蒿素产业链下游也多被国际巨头主导把控。此外,近年来青蒿叶价格持续疲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着从业者的信心。对此,有专家表示,我国承担了世界上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国内药企应加大青蒿素的国际认证,保障上下游信息对称,以促进青蒿素产业健康发展。

承担全球七成原料供应

资料显示,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现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根据WHO统计,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目前我国为全球青蒿素最大的原料供应基地,承担着全球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在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有多家从事蒿草种植的企业,重庆酉阳还被誉为“世界青蒿之都”,年产值近亿元。

“青蒿素产业链包括原料种植、提取、制剂等环节,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种植、提取环节,这也是整个产业链利润偏薄的部分。”重庆酉阳一家从事蒿草种植的企业负责人吴克松介绍道。

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目前共有53条与青蒿素这一药物相关的药品批文,涉及16种产品,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原料药,以及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片、注射用青蒿琥酯等制剂,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疟疾爆发地主要在非洲,以WHO联合环球基金、比尔梅琳达等大基金采购为主,供应商则要通过WHOGMP认证,这一通道大多国内药企并未打通,这与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起点形成了巨大反差。

对此,医药分析师甘翔表示,由于语言不通,再加上没有专业机构辅助,不少药企在申请国际认证时在材料和规则认知方面准备不足,往往被“碰钉子”;再加上我国已基本消灭疟疾,不少药企对青蒿素制剂的投入并不充分,导致国内药企尚未占据青蒿素产业链上游。

业内缺乏协调机制

此外,记者注意到,我国的青蒿素产业由于没有行业组织和协调机制,产业发展一直受价格周期性影响,对产业可持续发展伤害极大。“这些年来,市场的价格一直跌宕起伏。”吴克松介绍,早在2005年,全国各地就刮起了青蒿扩种的风潮,曾导致数千吨蒿草无人收购,价格一路下跌。2009年,由于原料紧张,青蒿素价格一路高歌,达到每公斤3000元,2011年更是涨至每公斤近5000元。这一高价行情又再次刺激市场滋生出蒿草扩种热情,青蒿素价格又再次暴跌至每公斤2000余元。

对此,甘翔也表示,“原料市场价格的跌宕起伏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农户的种植信心,不利于行业长久发展。”

对国内企业而言,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人工合成青蒿素未来可能造成的冲击。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几年前,由WHO资助的半合成青蒿素已经被赛诺菲公司研制成功,其用发酵方法由单糖生产的青蒿酸在2013年已形成60吨左右产能。吴克松表示,尽管人工合成的青蒿素目前还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但今后则可能会与植物提取的青蒿素分庭抗礼。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为什么美国医疗保险公司和医院都开始疯狂并

  医药O2O核心是快递小哥还是药剂师?

  医院拿什么开展精准医疗?

  基层感言:家庭医生的四道必答题

  耸人听闻?FDA或重拳出手中国制药

  新药竞争之残酷前所未有 最好最难的时代

  76元廉价药被炒到3800元 或人为囤货造天价

  没有仿制药会怎么样?(附美国原研药和仿制

  体外诊断市场前景那么大 医疗器械企业也想去

  中国医疗器械三大产业带

SEC为什么罚BMS1470万美元?在华销售丑闻披

2015上半年新药申报情况 化学药品占比最大

分级诊疗困境药方:让医生享有执业自由

廉价药为何玩失踪

试点改革背景下,2016年“重大新药创制”专

医疗支付方和服务方的博弈从数据开始

干货:2015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

2024年多发性硬化疗法市场价值将达到200亿美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企业Top10深度报道

印度医改新政给中国带来什么启示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