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简称“G20工程”)一期工程总结报告在北京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向大会作了“G20工程”一期工程总结报告。
据闫傲霜介绍:“‘G20工程’实施两年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从2009年的39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750亿元,预计2012年1~9月产业收入同比增长22%,全年可达到1000亿元左右,成为北京新增千亿级规模产业,50家G20企业实现收入对产业贡献度始终保持50%以上。”
新药不断涌现
据闫傲霜介绍,2010年“G20工程”启动至今,全市共安排统筹资金12亿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其中市科委安排各类资金累计达8.8亿元,支持生物医药科技项目200余项,带动在京高校院所科技投入约为1∶2,带动企业投入约为1∶7,带动“G20”企业研发投入从2009年3.6亿元增加到2011年1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1%。
与2009年相比,10亿元以上的企业新增3家,总数达到9家,其中7家为“G20”企业;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11年实现收入261亿元,对医药制造业的贡献度从2009年的42%提高到45%。5亿元以上产品新增6个,总数达到14个,全部为“G20”企业品种;5亿元以上产品2011年实现产值122.5亿元,贡献度从2009年的16%提高到27%。
赛科药业、百泰生物、博奥生物、悦康药业等一批“G20”企业的生产线通过欧盟EUGMP及美国cGMP认证,率先与国际标准接轨;泰德制药靶向药物“氟比洛芬注射剂”成功打入日本市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注射剂高端剂型出口国际主流市场的制剂产品。以泰德制药、纳通医疗、双鹭药业、义翘神州为代表的“G20”企业,通过并购、投资、合作开发、海外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产业链全球布局,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大笔投入的支持下,“重磅”产品不断涌现。例如由北京凯悦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恩妥宾,主要用于维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间皮瘤,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长效型、高纯度肺癌治疗药物,将在2012年12月上市销售,预计销售收入将达5亿元。
由康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苏灵”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是我国第一个依照原研创新药物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临床前及Ⅰ、Ⅱ、Ⅲ期临床研究的血凝酶,上市第一年销售额过亿元,2011年销售额为2亿元,2012年预计销售额达5亿元,血凝酶类药品市场占有率达15%。
而自主研发的国家1.1类新药,用于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肺纤维化疾病的吡非尼酮,已取得新药证书,将在北京康蒂尼产业化,目前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做临床试验,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