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各地市陆续公布关于限期完成印染造纸化工行业年度整治工作的通知。在这些亟待整治的企业名单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根据浙江省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会议要求,今年浙江要完成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的整治工作任务并通过验收,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治任务的,一律责令停产整治。其中,印染、造纸企业在6月30日前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化工企业在6月30日前完成整治任务并申请验收。
根据通报,浙江临海市的化工行业整治进度在21个重点区域中排名靠后,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在这些需要完成整治任务的企业名单中,除了上市公司外,还有包括海翔药业、永太科技,以及处于IPO(首次公开募股)预披露阶段的九州药业等公司。
今年浙江省掀起的这场环保风暴,始于2011年的“血铅事件”。当时事件发生后,浙江省政府提出,希望整治3年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六大重污染行业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把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行业整治编入《浙江省十二五时期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的指导意见》。
根据原计划,浙江针对印染、造纸、制革和化工等行业的整治始于去年。以化工行业为例,2013年年底前,所有拟原地保留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2014年年底前,其他企业基本实现搬迁入园(工业集聚区)整合发展。2015年年底前,浙江省现有化工企业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20%以上,全行业单位产值排污量在2010年基础上降低30%以上。
环保整治是一把双刃剑,在大量作坊式小厂被关停的同时,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则受益匪浅。过去一年,随着环保部门对染料行业整治力度加大,浙江绍兴大量染料企业被关停,染料市场出现产品供应紧张的格局,染料产品价格也出现波段式上涨。以主营的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浙江龙盛公司为例,该公司一年的销售均价上涨超过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