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电商巨头跨界卖“药” 竞争力比拼哪家强?

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之前,电商巨头已经在“互联网+医药”领域有很多动作:阿里、1号店、京东于2014年相继“领证”,引发药品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哪家强的猜想;而于2013年就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联合进行网上药店打假的百度,虽在医药电商方面作为不大,却也一直处于“等风来”的姿态……可见,电商巨头跨界卖“药”,早已有成形的姿态。

阿里:天猫医药馆的三次转型

20122月底,作为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天猫医药馆正式亮相,一开始便吸引了近10家垂直网上药店的进驻,平台销售类目汇集了OTC药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保健食品等。但消费者仍无法在天猫医药馆直接购买商品,必须多次跳转到网上药店官网购买,原因是天猫医药馆没有《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无资质”这一硬伤于2014年被“治愈”。2014年初,阿里高调收购中信21世纪,把名不见经传的95095医药平台的“A证”收入囊中。

经历了改名重整和接入95095平台两次“风波”之后,这一次,天猫医药馆和阿里健康在一起了。415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消费者未来可以继续在天猫上在线购买相关产品。

竞争力:全面整合B2CO2O资源

从天猫医药馆上线到支付宝进药店到阿里健康APP试点,阿里为等医药电商新政放开的那一天,在医药资源、流量导入、技术、牌照、政策等方面均做了长足准备。而天猫医药馆与阿里健康“兄弟”联手,这或许是阿里在医药电商领域新的战略发展布局。目前,天猫医药服务的是线上人群,阿里健康做的是O2O,主要服务线下有处方需求的人群。虽说处方药网售解禁尚未知时日,但阿里的最新做法,既消灭了“兄弟”间“内斗”的可能,又整合了B2C和O2O的资源,全面将线上线下、PC端和移动端联动起来,可谓是一举多得。

1号店:低调的流量之王

1号店发力医药电商的历史并不比天猫短。早在2010年7月,平安1号药网1号店上线,这是1号店和平安保险共同控股的,和广东壹号大药房合作建立的(现已演变成为壹药网)。之后,1号店一直低调地申请牌照布局医药电商。直至2014年7月,CFDA正式批复,同意1号店成为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企业,这也是首家综合电商企业获得该资格。

竞争力:SKU和消费人群的高度重合

1号店一直以百货电商为消费者所熟知,不少医药电商人士对1号店这一“A证”平台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1号店资金实力雄厚、自有流量及客户价值对于发展医药电商而言十分有利,其目前的主营品类是日化品、食品,这类商品的SKU(库存量单位)与药品十分相似,且主流消费人群以女性为主,特别是家庭妇女,这也是药店的主要消费人群之一,两者的主流消费人群高度重合。此外,1号店切入医药电商还有两大优势:一是知名度高,能为合作伙伴带来流量;二是拥有相对成熟的支付、仓储、配送等服务链条,这也将大大提升医药电商化的速率,有利于实现电商行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的双重推动。

京东:药品也可能“极速达”

从好药师开始,京东的医药电商梦就没停过。在与九州通闹掰后,2013年8月底,京东医药城正式上线。但其发展波折不断,而最大的危险是,可能像淘宝医药馆一样被叫停。2014年12月底,CFDA发布信息显示,京东商城拿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终于获得网络售药“入场券”的京东直言,早已做好了争夺处方药市场的准备。

竞争力:专业合规配送处方药

早在医药城设立之初,京东就提出“区域化发展”的目标,选择区域内领先的连锁药店进行合作。这些线下连锁药店到京东上销售,消费者下单后再进行配送,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专业药学乃至审方服务,由此形成“O2O药学服务平台”,提升用户体验。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4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贸易分析及预期

  尴尬的二级和乡镇医院:被挤压或致重新洗牌

  科技项目大幅提升医药卫生执行力

  医保药价支付改革可匡正医院收益机制

  中药必将成为贵族药,原因有6个

  短缺药供给困局:利润没底 企业纠结

  药企优先考虑外部合作研发的两大领域

  内生困境制约医改

  南辕北辙的药房托管

  “原研药单独定价”岂能成牟利道具

医药分销行业现增长瓶颈 国药控股进军融资租

社交网络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上)——由下至

昂贵药市场化核心 谈判方和风险分摊

南非药企Aspen:仅用18年晋身全球10大仿制药

2015,影响医药行业兴衰成败的六大焦点

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制药工业下一个

支付方加强控费:产品和服务方的危机

GlobalData发布报告称中型药企研发经费增长

中医走向量化时代:我国科学家解开经方剂量

移动类医生工具的中国困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