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8月29日的消息显示:2011年1~6月份,医药产业实现产值7146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1178亿元,同比增长25.4%;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1583亿元,增长23.4%;中成药制造业1192亿元,同比增长32%;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591亿元,同比增长25.4%.前6月,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6.8%。
数据还显示:2011年1~6月,医药产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29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放缓,比2010年全年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
多因素致利润增速放缓
证券分析师普遍认为,导致医药工业利润增速放缓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上涨,二是药价下降,双重因素挤掉工业不少利润。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医药工业利润增速放缓主要与药品低价中标制度有关,各医药子行业均受牵连,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普药,在中药行业中犹为明显。光大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研究员姚杰也表示,现在是政策变动期,除了药品招标,医保目录也在调整。
而天相顾投证券分析师彭晓认为,对于中药的利润增速放缓,主要是原材料涨价所致,“2010年中药材价格一直涨得厉害,2011年年初也涨了不少,企业原来的低价库存已经消耗得差不多,所以毛利率下降。化学药则因发改委不断出台降价政策,以致市场情绪不佳。而正在推行的整治抗生素滥用举措,也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抗生素原料药采购,由于下游厂家都对生产不太看好,所以采购量普遍较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下称南方所)所长林建宁指出,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国际经济形势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七大子行业中,原料药的利润最低。监测数据显示,从2010年3月份开始,出口总体呈量增价跌之势,并延续至今,从2010年3月的16.45美元/公斤,下降到2011年4月的14.74美元/公斤,降幅为10.4%。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下半年也许并无明显好转,原料药的出口仍可能不理想。”
此外,林建宁还指出,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使得医药企业的资金链偏紧,也带来一些影响,“不过,情形并不悲观。南方所监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医院终端用药增幅在25%~26%;第三终端市场增幅在30%~40%;第二终端增幅虽然继续下降,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全年下来,预计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没有问题。”
姚杰也表示,由于2010年上半年基数较高,所以2011年上半年有21.2%的增速亦属不错,“上市医药公司的增长幅度普遍都有这个比例。可能下半年情况会比上半年好一些,如果通胀回落,成本压力将得到纾解。此外,下半年一些基药的需求也可能会放量,重新招标之后价格也稳定下来,可能企业面对的情况会好一些。所以全年增幅维持在20%以上应没有问题。”
彭晓说,6月份的数据显示,卫生材料和医疗用品增速较高,行业总增速是30%,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二季度的情况比一季度已有好转。
波动中见证黄金十年
林建宁指出,虽然上半年的医药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小波动,但是跟整个医药刚性需求快速增长的大方向相比,瑕不掩瑜。
据林建宁介绍,南方所在前年底预测2010年医药工业将快速增长、总产值增幅将达22%,结果与实际数据比较吻合,证明预测依据科学、合理。“2010年,南方所再次根据相关因素,发布了‘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发展黄金十年’的判断,这一预测至今不变,医药经济运行未来继续向好。我们的依据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医保扩容使得整个用药需求得到了充分调动。南方所的监测数据显示,第一终端医院和第三终端的就诊人数不断增加,用药数据持续上升,医保扩容对市场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二是人口老龄化也将带来市场扩容。目前老龄人口占比为13.3%,老年人用药已占到总体用药份额的一半。而到2020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达17.17%,有2.48亿人之多。在这两大因素影响之下,未来十年医药行业发展将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