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2015两会】两会:医药十年突围路,且看2015

两会进入第二日,又是一场饕餮盛宴的政治狂欢,近80名医药界代表参会,各路“大佬大神们”关于医药行业体制改革的提案犹如雨后春笋

关键词仍然是“加大反腐、降低药价、医保控费、社会办医、医药分家、分级诊疗、多点执业、药品招标、养老服务、国企改革、雾霾治理、污染防控……”等。

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利益的博弈进入白热化,十年医药突围路,拭目且看2015

2005-201510突围路”

20052006,国家对医药行业宏观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药品连续降价、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限售、广告监管、打击医药商业贿赂……几乎所有的医药企业都为之瞠目结舌,制药企业更是如热锅蚂蚁……

由于恶性竞争继而也滋生了流通环节中的商业贿赂、虚假广告和新药报批黑洞等丑陋现象。现在社会矛盾集中在教育、住房和就医三方面(编者按:这些就如阳光、水和空气),而就医难的核心又集中在药品价格高……于是……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医药流通环节中的措施和手段,对医药行业的重新洗牌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药监与卫生政策的不谐调、国家所制定的质量标准的漏洞、政策摇摆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政策黑洞,导致腐败泛滥”。

中国制药企业必须顺应市场的变化,在观念上突围、战略上突围、市场上突围。”

30年,中国医药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与提高,10年,突围、突围……却始终解不开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局

2005-201510突围路”,我们走得何其艰难,10生死劫”,我们是在怎样一个圈圈里兜兜转转,看病越来越难,药价越来越高,药品产能却越来越过剩,药企生存却越来越困难;买房越来越难,房价越来越高,烂尾楼却越来越多。很多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怪象、乱象”比比皆是,不得不让所有人发出“钱都去哪儿了”的哀叹!

2014年的医药“突围”回顾

改变,走过2014,期待,站在2015,我们都渴望着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能够真正的“突围”“解困”成功,而不仅仅再是“十年一梦”!

20144月,发改委、卫计委、人保部联合发布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知,非公医疗机构价格正式放开;6月,国家卫计委首次发文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紧接着,外资、民资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大型集团企业开始筹备自建医院,资金雄厚的药企投资医疗服务也成为一条降低医疗成本的快捷之路。

201411月,发改委《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取消药品政府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然而,被诟病多年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涉及垄断、利益关系复杂的药品流通产业链,这些坛坛罐罐不被打破,药品价格是否能够真正由市场说了算,能否彻底解决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我们寄予希望的是,高层已经为推动市场化做出了布局,不仅是药品,还有医疗,背后同样有着各种利益力量的博弈,但是我们起码看到了高层的决心。

在中国这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中,有媒体透露,2013年以来,检察院正式立案批捕了1727名医院院长,医疗机构反腐,也已经到了让人“谈虎色变”的地步,这也彰显了高层的决心,与10年前的打击医药商业贿的“雷声大雨点小”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药品生产而言,中国有着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疗信息化急需掌舵人

  【2015两会】药品虚高不可笼统而论 唯低价论

  王承德:强化中药监管保障措施 促进中药产业

  “带量采购”春光乍现 行业格局或深调

  医药电商潮起 医药分开改革瓶颈有望破除

  短评:斩断药价虚高的利益链

  采购新规力降药价虚火

  优势叠加引来医药产业投资热潮

  药房托管被指与医改精神相违

  优势叠加引来医药产业投资热潮

中国远程医疗产业能否孕育重大创新?

板蓝根从3元涨到30元 谁来抑制中药疯涨

三九核心产品上黑名单或致医保去中药注射

2015医药电商八仙过海

孤儿药成市场宠儿 国内药企受困成本兴奋不起

互联大佬再提移动医疗 医药电商风生云起

康爱多等网售处方药遭点名 业内人士呼吁“宜

移动医疗十年论输赢 以免费破解 看病难、看

90%药品有50%降价空间引争议 专家称药企不敢

医生社区能否成为药企渠道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