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于全球前十大医药巨头之一的美国礼来制药(EliLillyandCompany,NYSE:LLY)而言,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
这家制药巨头希望走出低谷,但仍然面临中国市场的改革议题,包括新药注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医保目录更新和医药反腐等特殊因素。
2013年,礼来当下最重要的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欣百达(Cymbalta),实现销售收入的最高峰,全年卖出了50.8亿美元,占礼来全年整个营业收入的21.2%。
不过,就在2013年12月,欣百达专利保护到期,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了6个仿制药的上市,这使得该药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只有8.83亿美元,同比2012年的同期,大跌了38%。而且,毫无疑问,2014年里,欣百达的收入,还将急剧下滑。
2013年,礼来在中国的增长速度为12%。年报没有披露中国市场的具体销售数据。李励达也回避了记者的这一提问。可靠的消息源则告诉,2013年,礼来在中国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人民币,占其全球的整体份额约3%。礼来将如何面对这些困境,预期又会在何时走出低谷,在中国市场,礼来还面临着怎样的特殊挑战?
2014年3月25日,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励达(JohnCLechleiter)博士,就此接受了的采访。
中国挑战
《21世纪》:2013年6月以来,从葛兰素史克(GSK)开始,多家中外医药企业,在中国受到了涉嫌向医生或医院行贿的指控,礼来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这其中是否有中国“独特的医药商业环境”因素?
李励达:在这方面,礼来有一套全球普适的标准,包括在中国的所有员工,都要遵守这些道德伦理和合规上的标准。当然,这些标准,不仅有全球性的,也必须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当地法律,进行调整。
就中国而言,除礼来自己的规范外,我们也必须符合如RDPA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在合规方面的规定;也必须符合“墨西哥原则”及国际制药企业协会联合会(IFPMA)的规定。我本人目前是IFPMA的主席。
除了上述法律法规之外,礼来还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制衡体系,包括不合规行为上报的热线或其他内控标准。一旦出现不合规的行为,我们一定会进行彻查,而且如果有必要,也会采取相关的纪律行动。我想未来我们会继续这样做。
《21世纪》:对礼来而言,在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李励达:于礼来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确保我们这些药品得到及时的注册和及时送到患者手中。现在一个新的药品在欧美上市后,基本上要过八年,才能进入中国市场,这样的时间差太长了,每个人都应该关切这个问题。
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继续保持和中国政府建设性的合作关系,从而不断改善中国的临床实验和注册的进程,以更快更及时地获得药品的准入。
第二个在中国非常大的挑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我们这个行业中的一个生命线。每个新药的诞生,需要巨大的投资,也承担着非常大的风险。中国过去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获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需要继续大
大刀阔斧地改革,而且知识产权的执法,也要相当有力。
第三个挑战,是一个药物要进入医保目录时间太长。我们希望医保药物目录,获得一个更高频率的更新——国际上,一般四年就要更新一次。这样,新的药物上市后,可以更快地进入医保目录,更方便患者使用这个药品。
接下来一个挑战,是中国制药行业的营商环境。最近一轮的中国医改,是从2009年开始的,这一轮医改以后,中国医疗市场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不管是礼来也好,还是全球各大药企,都是非常关注中国的医改,特别是医院的改革,以及药物报销方式的改革。我们相信在未来几年会有继续的改革出来,希望通过这些改革,我们的一些创新药品能够真正为中国患者带来不一样的生活质量。
如何“止跌回升”
《21世纪》:礼来如何应对目前因重要药品专利到期而带来的业绩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