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无意外,一个月后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会议上,中国第一支获得“出口权”的疫苗将被讨论列入联合国疫苗采购名单。这支疫苗的生产商国药中生,将因此打开联合国采购通道,同时也将因其获得的疫苗出口“国际绿卡”,推开全球有价疫苗市场的大门。
如无意外,一个月后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会议上,中国第一支获得“出口权”的疫苗将被讨论列入联合国疫苗采购名单。
这支疫苗的生产商国药中生,将因此打开联合国采购通道,同时也将因其获得的疫苗出口“国际绿卡”,推开全球有价疫苗市场的大门。
国内首张疫苗“绿卡”
昨日,国药中生召开小型沟通会,宣布其生产的针对儿童乙型脑炎平价疫苗正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其下属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称“成都所”)随即成为中国首家获得WHO预认证的中国疫苗公司。
“按照正常的流程,11月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会议’上,国药中生的儿童乙脑疫苗将被讨论列入2014年的联合国疫苗采购名单,保守估计采购量应该在千万人份上下。”国际非营利组织帕斯适宜卫生科级组织(下称“帕斯”)中国代表章建康接受采访时透露。
作为国际非营利性组织,帕斯向国药中生该疫苗项目提供了经济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其同时受资助于盖茨基金会。
公开资料显示,WHO预认证是疫苗进入联合国采购目录的最关键一环,并同时向其他疫苗使用国家提供质量参考。换言之,在通过WHO预认证之后,该疫苗不仅可以在联合国采购范围内使用,更可以扩大至更广泛的全球其他国家销售,可谓“名利双收”。
帕斯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40亿人居住在乙脑流行的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这一主要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每年造成感染案例7万,死亡率高达21.4%,是导致亚洲地区病毒性神经疾病和残疾的首要原因。
“更可怕的情况是,因为长期以来对这一疾病诊断复杂和缺乏系统监测,即便是我们现在掌握的这些数据也可能远远低于真实的情况,也低估了这一疾病的真正危害。”章建康说道。
国药中生的机会在于,在它之前,联合国疫苗的采购名单中还没有出现过儿童乙脑的任何一支疫苗,这个巨大的缺口急需被填补上。
据了解,中生股份成都所的这款疫苗价格远低于目前印度同类疫苗。
“以乙脑疫苗为例,我们与国药中生的成都所签了20年的供应协议,保证疫苗的价格稳定和持续供应。按照国际定价原则,疫苗的定价是在其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顺加15%~30%的正常利润,如果当年成本有上涨,也会做相应的调整,但目的是保证疫苗的稳定供应。”
国药系疫苗板块“异动”
对于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之一的国药中生,联合国采购显然只是其全球布局的第一步。
“帕斯的支持以及WHO的预认证让我们有幸把中国带到全球疫苗的舞台”——谈及这一突破,国药中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晓明高调地表达了进入国际市场后的踌躇满志。
来自帕斯的信息显示,目前,在进入联合国采购通道之外,国药中生乙脑疫苗已经陆续进入如俄罗斯、越南等11个国家的公共市场,销售已经突破了2亿支。
按照行业划分,“公共市场”即由政府或机构出资负责采购的计划免疫的疫苗,这一范围之外的市场被普遍定义为“私人市场”,因其定价原则不同,疫苗价格普遍更高,也即俗称的“有价苗”。
以现阶段我国的情况来看,全国现有疫苗生产企业36家,能生产预防27种疾病的疫苗,年生产供应量达10亿剂——巨大的产能之外,因为国家“十二五”等重点扶持政策均将生物医药作为发展重点并提供4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创新。
在国内企业积极加大疫苗领域投入的同时,国际疫苗巨头也在加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