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药强国战略里,扶持主流药企以应对全球竞争成为国家共识。近日,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卫生部四部委联合设立的“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和“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三大医药类中央专项资金陆续开始向下拨款。华海药业、华东医药、恒瑞医药、人福医药等企业获不等的支持。从资金流向来看,国家向相关产品的基础性研究和开发,临床短缺或亟需攻坚的技术、产品国际化等领域倾斜的意图明显。据悉,这三个专项的扶持资金预计接近30亿元。不仅如此,“十二五”期间,用于生物药开发的千亿元专项资金及地方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种种迹象显示,在全球医药市场锐变及中国医改升级的背景下,中央大有在全球市场构建中国创造的决心和姿态。
助跑优质药企
对正在转型中的药企来说,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天,有一批企业颇为亢奋。在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中,沃森生物获批8000万元、海正药业年产320万支抗体药物安佰诺产业化与国际化项目获得5000万元、华兰生物的疫苗国际化认证建设项目获5800万元,华北制药的抗体药物中试基地建设项目、武汉基因工程药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27个项目也有缘分羹;在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中,华东医药获国家专项资金6000万元,翰宇药业、绿叶制药、恒瑞医药、人福医药等34家企业也将受惠,与前述两项一同获批中央财政扶持的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从已下发的名单来看,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的基础性研究和产业化平台项目占据专项的大头,27个项目中有13个为基础服务和技术开发平台类项目,其余为具体产品领域的产业化项目,主要在蛋白和抗体类药物领域。获得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的扶持项目则侧重于专利过期药物的国际化发展,34个拟扶持项目中共有16项为企业产品国际化项目。
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拿到发改委的批复后表示:“中国的药企要做前沿性的研究和开发,资金往往是最大的难题,中央财政的投入不仅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更解决了创新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公司加快疫苗新产品产业化,提升产业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在中央专项背后,地方也是风起云集。仅2012年上半年,山东省就安排总投资110.8亿元的65个医药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并将14个医药技改项目列入2012年工业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做大本土企业必然成为国家鼓励的重点。”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副院长俞雄说,按“十二五”规划,中央下拨100亿元专项资金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