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房托管”争议中疾行 华润医药再下一城

虽然业内一致反对,但医药商业巨头的“药房托管”依旧在疾行。

15日起,华南地区最大的三甲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的药房将由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华润医药”)托管,中山一院所有的药品供应商必须先通过华润医药才能进入该院。

值得注意的是,有卫计委系统官员和医药工业企业一直公开反对药房托管,但这并未影响医药商业巨头圈地公立医院药房的步伐。商务部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已有29家医药上市公司涉足药房托管。

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表示,药房托管并未切断医药利益链,对医药分家毫无帮助。

广东药房托管风波

上海医药旗下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透露,公司日前接中山一院通知,从415日起,中山一院、各分院及药店全部药品由华润医药中山一院药品供应平台负责配送。“为保证上游供应商品种稳定、合作持续,我们已经同意华润医药的条件,原来我们配送的全部品种将调拨给华润医药。”

拿下中山一院,这是华润医药继去年成功托管华南另外一家核心三甲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药房之后的又一举措,广东省人民医院与中山一院都是药品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的大医院,在全国都是非常核心的医院。

按照华润医药集团此前与广东省政府签下的战略合作框架,华润医药将投入2个亿在广东对至少三家三甲医院进行信息化改造,其中就包括药房托管。

此前,华润医药一直否认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合作属于药房托管,华润医药政府事务部一位负责人近日在广州市药学会举办的“药房托管”业内研讨会上向与会企业再次澄清,“华润医药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合作项目是为医院提供医药物流延伸服务。我们对省人民医院投入7000万元,对医院药品物流进行智能信息现代化升级,做的是公益项目,目的不是赚钱。”

广东省人民医院每年约有18亿元采购额,华润医药每年能取得的收益约占五分之一,即3.6亿元左右。托管省人民医院药房后,所有的药品供应商要通过华润医药才能把药卖给医院,华润医药获得的好处就是营收直接大幅提升,利润率也能提升,从而把先期投入医院和维持药房运营的费用赚回来。

但有药企当场提出质疑称,尽管华润医药当下没有追逐盈利,但其看中的是省人民医院药房背后的绝对议价权和药品选择权。

“现在我们解决了病人排队拿药等候的问题,全院实现智能化药品管理。而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原有的28个供应商中,除广州医药因为个体原因退出外,其他供应商的供货份额、价格均未发生改变。”上述华润医药人士如是说。

但多位业内人士却表述了相反的观点。广州一家连锁药房副总经理表示,近期华润医药开始向其他企业提出5个点的返利需求。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进一步称,以前华润医药向企业以9.5折开票,现在以9折开票。“信息化管理只是换个说法,华润医药投入那么多,肯定是图回报的。”

眼见华润医药在自己的地盘上圈地,广药白云山坐不住了,通过各种努力,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房成功托管。

药房托管形成新的利益链

药房托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托管企业为医院独家配送药物,每年向医院交纳托管费或药品盈利分成,医院支付给托管企业药品流通费用,企业也能从进入医院药品中获得差价;另一种模式是托管企业只赚取独家为医院配送药品的流通费用,承担药房人员和药品管理的成本。

此前,南京医药和近期疯狂托管医院药房的康美药业属于前一种,而华润医药和广州白云山则属于后一种。

药房托管的背后,其实是公立医院、托管方和制药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托管方希望垄断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权和议价权;公立医院在“药品零差率”和医药分开的政策倒逼下,或将面临失去药品加成收入的危机;制药企业则不愿第三方托管加入已经形成的药品流通环节,对其产品进行二次议价。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民营医院“价格松绑” 难破公立医院垄断

  如何让药企愿意生产经典老药?

  康美药业凭什么能拿下80余家药房托管权?

  医改排头兵:安徽如何用机制破除以药补医

  医改是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

  希爱力祭出价格杀招 万艾可会应战吗?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至关键时刻

  由云南白药衍生的中药配方保护管理

  民营医疗机构占总数四成 诊疗人次数不足3%

  药店电商经营需要大平台 智在提升用户体验

八部委取消低价药限价 国产药品能否挑大梁

吴以岭院士:络病研究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2000亿市场蛋糕诱人 药企纷纷抢食直销资源

美国生物技术指数表现低迷 泡沫不断

药物研发:大数据支撑大研发

医疗行业投资有冷有热 中国缺乏新药研发土壤

IMS:2013美国处方药市场报告

制药大佬的2013:跨国药企年报分析

基因测序海外经验:Illumina等龙头企业增长

传辉瑞将收购阿斯利康 业内人士:不是最好时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