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CRO行业整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药明康德近期对外正式宣布其将开展临床试验外包服务的计划。全球制药业新形势对CRO的要求,由药明康德的动向可见一斑。
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和有应变调整及执行力的公司。对中国本土年轻的CRO而言,不仅要面对国内公司的恶性竞争,还得应付资金、资源、品牌占绝对优势并一直虎视眈眈希望收购和控股本地外包服务机构的跨国大型CRO公司。在此,针对CRO行业的动态变化,给国内企业一些启示和提醒:
从当前趋势来看,大药厂将倾向于与大型CRO进行长期合作,减少外包服务供应商的数目。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明显变化。大药厂一改以往聘用大批不同的CRO公司参与不同项目的做法,转而集中外包给少数几家有实力的CRO公司。华尔街不再看药厂的研发投入是否增加,而是要看研发产出是否有真东西。在这种环境下,大药厂必须砍掉许多早期探索性项目,集中精力做已有眉目的临床项目,这就意味着临床研究的外包服务会有许多增量,而新药早期研发项目相对弱化。国内许多CRO从事的是化学合成及分析,所以必须要有心理准备,不可盲目扩大服务规模和团队编制,否则受到人力成本和汇率上涨的限制,将给企业带来沉重的压力。
跨国药厂的研发外包服务越来越多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这给中国和印度的CRO公司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使美国CRO公司在临床前研发方面丢失了许多业务和客户。中国CRO公司仍处于扩大和建设期,但必须指出的是,跨国CRO尽管有国外大药厂和全球多国多中心的外包服务项目,但在中国还是缺乏本地化的人才和管理者,所以,还得寻求与中国公司的合作,这是必然的趋势。
全球临床试验将更加频繁和大规模,中国临床试验服务既有机会也有挑战。新药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中国的几率越来越大,项目申报越来越多,这给中外CRO公司带来许多机会,尤其是偏临床试验服务的CRO将大有可为。当然,这方面目前也有瓶颈。由于发展太快,人员培训和招募跟不上,导致有些业务的承接能力、执行力度和服务质量会有一定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临床试验服务的CRO还无法与国际品牌CRO竞争,而只能承接一部分转包业务或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临床试验业务。
外包服务上下游整合将变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金融风暴以来,药厂的研发趋于保守,中小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也面临资金瓶颈,导致早期项目被终止或取消比例很高。2009~2010年,临床前研究项目外包服务在国外递减很明显,单独做临床前研究的公司的业务受影响很大。最近还有消息说药明康德计划收购做临床试验的CRO公司,以便在国内或亚洲形成综合性CRO公司,这对药明康德的业务拓展和提升行业地位及竞争力将大有帮助,也是外部形势发生变化所推动的。
特色CRO仍有发展的空间,投资者对此兴趣浓厚。中国这几年新成立的CRO机构很多,后来者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团队,将很难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临床前外包服务类企业。但在临床试验、数据处理、肿瘤、糖尿病等专科领域,生物标记物检测、制剂开发和试验、生物技术药研发、诊断、疫苗和器械类研发外包服务方面仍然有许多机会。对于小型CRO而言,不要去拼价格,而应考虑如何在某一领域做细做精,才有成长空间,也很有可能被大型CRO所收购。从国内目前新药研发投入增大、IND申报井喷的现象来分析,国外生物技术公司有许多项目开始进入中国做临床试验,这给做临床试验服务的CRO创造许多商机。生物仿制药开发的大门也正在逐渐打开,这方面的外包服务业务门槛较高,但经验和资源比较缺,应该有很好的投资和服务机会。
并购重组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全球有1100多家CRO公司,中国有上百家CRO公司,但市场份额仍然很分散。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未来几年必定要有许多并购整合,否则就会出现恶性竞争,对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利。据国外顶级CRO公司高管透露,这几年他们一直在关注国内比较优质的CRO公司,希望全资收购,以便充分利用国内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国医药进出口额十年增长5倍
基药“双标”显降药价决心 细节仍待进一步修
基药招标,怎一个“变”字了得
医药行业下半年利润增速或持续走低
仿制药出口难迈审批那道坎
基本药物低价混战蔓延:争夺“定点生产”
美国制定肝素产品新标准 出口或受阻
廉价药短缺纾困进入实操阶段 亟待建立系统良
多家机构落锤风投 欲破除新药研发“双十”宿
拉美制药市场中 “双雄”业绩斐然
顾昕:公立医院应去行政化
医药并购进入“拼资源”时代
天然药物研发成国际新宠
雅培制药将一分为二 聚焦药品生产与药物研发
400亿“专项”使命:10年内进世界前三
政策力挺 生物医药发展提速
片仔癀接连提价 动物类中药行业或长期向好
医药外贸前三季度给力 同比增长39.7%
利益难断 芜湖模式药房重回医院
中药兴起衍生品热潮 内外资拼抢市场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