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记者了解到,《东莞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现已在网上公布,接下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绩效考核等都将有新突破。
据了解,以往东莞家庭签约服务主要是国家基础健康管理项目,服务免费。从今年开始,签约服务将从普惠包逐步扩大到健康管理包、个性化服务包,并根据签约项目收取服务费。记者从配套下发的东莞签约服务收付费标准(征求意见稿)了解到,签约参保居民自付部分从30元/年到85元/年不等,其中高血压服务包自费最多。
签约对象
老年、妇幼、慢性病患者是签约重点人群
《方案》提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辖区常住居民(常住人口)为签约服务对象,以家庭为签约单位,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疾病患者、残疾人、慢性病高危人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五保人口等目标人群为重点,逐步向一般人群辐射拓展。
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签约周期分1年、2年,期满后可续约或另行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服务主体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倡导退休临床医师加入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以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家庭医生团队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有条件的机构可吸收专科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
积极倡导符合条件的在岗临床医师和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等,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家庭医生(全科)诊所、具有分级诊疗体系的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服务内容
新推个性化服务包居民可自主选择
《方案》明确,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项目主要有五个方面:健康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健康知识的传递与咨询、健康行为的干预与指导、初诊与分诊、设立家庭病床。
签约后,家庭医生不仅能为签约居民制定健康管理计划,还接受签约居民就诊预约,为其提供基本诊疗和护理服务,提供区域内各医院和医学专科的转介、分诊服务,并建立会诊通道;对需要连续治疗又需依靠医务人员上门服务的签约居民,根据家庭病床收治标准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开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实行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差别化签约。《方案》提出,现阶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将分为普惠包(免费)、健康管理包和个性化服务包三种类型。签约居民可视自身需求自愿选择签约相应类型服务包,家庭医生团队按约定的项目内容和年服务频次进行服务,并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签约周期收取服务费。
激励措施
签约居民定点社区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75%
为了增强家庭医生服务的吸引力,《方案》还提出,要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例如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专科或综合医院慢性病用药的衔接机制,对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的慢性病签约居民,在治疗用药上给予政策倾斜,实施一次可开具治疗性药物1-2个月的长处方政策。
此外,医保支付的引导作用也能将居民吸引在基层。对此,《方案》提出将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对履约情况良好的参保签约居民,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75%,增强签约服务吸引力。
根据设想,签约居民在约定时段至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还可享受“两项便捷服务”(优先就诊服务、优先转诊服务)。在医院,由家庭医生预约分诊至专科或综合医院的签约患者享有“四项优先服务”(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优先安排就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优先安排住院服务)。
焦点
新推个性化服务包,如何收费?
公卫经费、社保基金、个人共担、参保居民自付一年30-85元。
记者了解到,此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方案中提到的普惠包,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担,个人免费。接下来,签约服务项目扩大,新推健康管理包、个性化服务包,将实行相应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