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心攻城略地的医药电商们可能不曾想到,不仅网售处方药放开遥遥无期,就连OTC网售的监管政策也被收紧。
5月底、6月初,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三大试点全部被叫停。天猫医药馆(95095平台)、1号店和广州八百方分别接到河北、上海、广东食药监局的通知,不再允许零售药品。
专心攻城略地的医药电商们可能不曾想到,不仅网售处方药放开遥遥无期,就连OTC网售的监管政策也被收紧。
从2005年京卫大药房上线开始,医药电商已走过十多个年头,但大多项目始终处于砸钱赚吆喝的阶段。此外,网上卖药还面临药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和追溯的质疑。
“医药电商要在激烈竞争中斩获一席之地,首先一定要明确消费者真需求。”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认为,未来的医药电商将以区域性为主,而具有全国连锁优势的药店及营销渠道遍布全国的药企或将脱颖而出。
监管收紧
因缺乏较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一直只限于试点。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规定,网上售药涉及两个资质:一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持证企业可以展示药品信息,但不能下单购买,要购买药品,只能通过点击跳转至有资质的网上药店;二是《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分为A证、B证、C证,以及A证基础上的第三方平台试点资格。
注:数据截至2015年底。
国家食药监总局先后于2013年、2014年向河北慧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5095医药平台(被阿里收购)、广州八百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纽海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即1号店)授予“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试点期限均为一年。
此次被叫停,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地方药监局并未说明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因为试点早已到期;另一方面,与网上售药监管环节缺失、一些电商平台“抢跑”销售处方药等违规行为有关。今年5月,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要求各地对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并在2016年9月30日前上报整治情况。
试点暂停后,天猫医药馆和其他两大平台只剩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和A证,只能做产品信息展示,不可直接在平台上交易。
这相当于给如火如荼的医药电商泼了盆冷水。2015年天猫医药馆交易额约67亿元,其中OTC药品占24.42%。试点叫停,意味着其近1/4的销售额将生变。
试点叫停,还意味着拥有B2C牌照的药店将不能在第三方平台卖药,只能自建网站。而天猫医药馆、1号店和八百方对于诸多C证持有企业来讲,能节省自建和运维网站的巨大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三大平台庞大的点击量曾是不少B2C网上药店客流的重要来源。
这样看来,此次叫停势必会给C证持有企业带来困扰。5月30日,太安堂(002433)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天猫医药馆暂停药品销售对旗下公司康爱多网上商城会有一定影响,公司会努力将该政策对天猫销售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未来天猫要开展医药B2C业务,或将采取跳转模式来运营,即在天猫医药馆平台上做药品信息展示,购买时跳转到持C证的网上药店进行。”天猫医药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也是天猫医药馆在获取试点资格前一直采用的形式,即通过药品信息展示给持牌B2C网上药店引流。
不过,阿里似乎早已预知到该项政策变动。5月25日,阿里健康与百佳惠苏禾、德生堂、百草堂、康爱多等65家连锁药店宣布成立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的“中国医药(600056)o2o先锋联盟”。这正好比叫停通知发布早了两天。
记者日前登录三大平台,仍能对非处方药正常下单,甚至还有处方药展示信息。在天猫医药馆,记者尝试购买阿莫西林胶囊,处方上传并非必选项,下单后不到10分钟第三方商家联系到记者,在确认记者之前用过该药品之后表示,48小时内将安排圆通快递送货。在八百方和1号店,同样能经由“需求预订——电话沟通——药房配送——结算”的流程购买到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