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商业健康险个税免征额“曲线”提高 百家保险公司争抢健康险

商业健康险个税免征额“曲线”提高  百家保险公司争抢健康险

12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三部委共同发布《关于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从201611日起正式实施。商业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先于个人税延型养老险政策落地,4个直辖市及27个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作为试点地区,并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按照2400/(200/)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

“从税收的角度来看,国家正在用购买商业健康险税前列支的方法达到进一步减税、刺激保险市场消费,同时完善整个国家医保体系的目的。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购买了税优型商业健康险的白领,他的薪资免税额就从目前的3500元提高到了3700元。”1212日,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教授韩晓琴表示。

东吴证券在上述《通知》发布之后发表研报称,商业健康险税优政策落地后,初期将有望撬动700亿元的增量健康险保费。

刺激保险消费

与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健康重疾险不同的是,《通知》要求,税优型健康险产品要符合5个条件:一是健康保险产品采取具有保障功能并设立有最低保证收益账户的万能险方式,包含医疗保险和个人账户积累两项责任。被保险人个人账户由其所投保的保险公司负责管理维护。二是被保险人为16周岁以上、未满法定退休年龄的纳税人群。保险公司不得因被保险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证续保。三是医疗保险保障责任范围包括被保险人医保所在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自付费用及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外的费用,费用的报销范围、比例和额度由各保险公司根据具体产品特点自行确定。四是同一款健康保险产品,可依据被保险人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保险金额,具体保险金额下限由保监会规定。五是健康保险产品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对医疗保险部分的简单赔付率低于规定比例的,保险公司要将实际赔付率与规定比例之间的差额部分返还到被保险人的个人账户。

“现在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基本都是消费型的居多,而长期缴纳的重疾险产品保费昂贵、保额也并不高。税优型产品具体的形态还没出来,应该会兼顾消费型和长期型的功能。”1213日,上海一家大型健康险公司负责人称。

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四大养老险公司以及阳光人寿等一大批大中型保险,正在积极准备资料上报相关产品。1214日,记者从业内某家公司拿到两款健康险产品,比较后发现,3050万保额20年缴费20年保障的税优型健康险基本上年缴费都低于2400元;而3050万保额20年缴费保障到80岁的商业重疾险,每年缴纳的保费高达2万余元;另外专业健康险公司一年期消费型的重疾险,保额达到50万的,年缴保费也要1500元左右。

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备案销售的健康保险产品涵盖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和失能收入损失险四大类2300多种产品。今年前10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20707.12亿元,同比增长19.68%。其中,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027.25亿元,同比增长48.35%2009年至今,商业健康保险累计支付赔款超过2400亿元,为投保人积累了超过3500亿元的医疗保障资金。当前的税优支出上限基本可以覆盖医疗报销、意外和重疾险种支出。

“按照全国未来3000万个税纳税人口测算,该税优政策在全国实施后有望撬动700亿元左右增量保费,相当于目前健康险保费规模的30%,健康险市场向上空间明显提升。”东吴证券在1213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

个人税优能有多少

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家出台了利好行业的政策,税优型健康险在市场的反响有多大,有多少企业和个人愿意投保,还有待验证。

“中国的保险市场很大,也很复杂,单就税优型健康险的推广来说,在投保年龄上,已经有所限制。另一面,有些福利好的企业,不仅给员工缴纳基本医保,还有补充医疗保险,这部分企业的员工有多少积极性有待观察;另外高端人群如企业主或个体工商业者,这群人的医疗保障可能高达百万以上,对这部分保障和税优额度并不在乎;至于最庞大的白领阶层,他们可能考虑最多的是保障额度和保障年限,以及医保账户的额度和个人账户的收益。一年能免税多少。”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医改进程报告 价格机制受

  首个省级医保支付标准,鼓励医院疯狂压价!

  国家级艾滋病的12种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发

  浙江将渐冻症等罕见病纳入医疗保障

  广东省率先实施医疗器械注册无纸化审评审批

  人民日报:全面认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生育和医疗保险或合并 医养结合是大趋势

  药品生产GMP认证或调整 药品质量有望提高

  中央提降低社保缴费 养老保险费率或许是唯一

  上海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即可上市 不再实行注

医保支付标准征求意见 超标费用由医院承担

辽宁:开启医药耗材“全程信息公开”

医药卫生十大新政回顾:全面放开二孩 取消药

社科院:十三五新医改须重开两张“处方”

CFDA副局长焦红:《药品管理法》修订最新进

四川、浙江药品招标涉嫌违规被发改委调查

重庆推进新医改:药品采购价超标 医院自掏腰

降成本“政策组合箱”明年开启 养老医保费率

江西省医用耗材招标:全国最低、二次议价!

安徽卫计委力挺蚌埠,物价局报告否定招标能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