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开药大军”的烦恼:开药一定要到大医院吗?

“开药大军”一定要到大医院吗?当然不是。把门诊药房开到百姓身边,甚至把药品送到患者家里,都是解决办法

每个月,患高血压的妈妈都要去社区医院开药,有一种药在社区买不到,只能去大医院买。像妈妈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都是被进大医院的。

据估算,全国约有上亿人次只是去医院开药,如果加上其他慢性病患者,足以形成地球上人数最多的“开药大军”。目前这部分人群还在壮大,且大多年龄较大,腿脚不便,买了药拎不动、走不快,或者需要家人陪同,成本很高。同时也挤占了其他疑难重症患者的时间,使看病挂号更难,排队等候时间更长。从目前来看,医院消化这些需求已经勉为其难,大医院早已成为“人山人海的大超市”,在如此拥挤不堪的环境里,患者的可想而知。

上亿人次的需求一定要在医院里消化吗?当然不是。把门诊药房开到百姓身边,甚至把药品送到患者家里,这实际上就是医药分开把门诊药房从医院中用各种形式独立出来,甚至取消门诊药房,人们有病了上医院去看,然后凭处方去分布在家附近的药房买药。如此一来,既能解决医药不分带来的问题,也能方便百姓买药。

医和药本质上是分不开的,没有医就没有药,药失去医的指导容易出问题。但是像类似高血压这样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服用同类型药物的慢性病,绝大部分时间不需要医的干预,更多的靠患者自己服药治疗,以及调节生活方式。不少疾病如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其归为慢性病。还有一些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疾病,药品只是治疗的一种手段,更多地靠患者康复训练、生活调理等等。如果把门诊药房开到百姓家旁边,或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合格药师的指导下,患者凭处方在药房实体或终端买到药,甚至送上家门,将大大方便患者。

近日,国办发布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提出,取消药品加成,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按照《意见》的精神,药品将成为医院的成本,推进门诊药房改革,实行医药分开已是题中之义。

把门诊药房从公立医院剥离出来,并不容易。长期以来,药品加成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40%以上,二级医院、县级医院的药占比甚至在50%以上。把这部分收入砍掉,《意见》提出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弥补减少的收入,即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水平、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以及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来弥补。但是现实并不乐观,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不可能一步到位,前段时间某地调高医疗服务价格,没几天又重新回到原有价格,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加大,医保支付压力加大,不少地方出现当期赤字。这种情况下,把门诊药房解放出去,需要一种自我“断臂”的精神。外部也要加一把推力,比如尽快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逐步减少门诊药房运营成本,直至完全向社会开放。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已试点多年,取消药品加成马上要全面推开,社会需求也越来越急迫。政府应尽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早日解除开药大军的烦恼。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保基金收不抵支 专家:2020年或出现缺口

  mBio:小心!!!细菌可能会引起2型糖尿病

  Biomaterials:有生命的生物假肢!

  Celgene收窄与Bluebird在CAR-T领域合作范围

  2500万美元好处费 Celgene缩减与Bluebird B

  福布斯:2015制药企业排行榜

  现代中药制造步入智能时代

  发改委严打专利流氓,跨国医药企业堪忧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MERS尚无在中国传播可能

  SEC称:加莫与Biogen交易中存在内幕交易

药品招标采购饱受诟病改革迫切 放开药价激发

中国制造一步之遥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备受瞩目

北京将三卡合一 电子病历年内实现共享

抗丙型肝炎新药的经济成本与临床获益

2015年5月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管局(FDA)警告

鲁维制药挂牌督办或将延长五个月

康美药业获准筹建中国首个中药材交易所

亚马逊和谷歌正针对基因云存储市场展开较量

零售药店进入收购期 益丰大药房即将有大动作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