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药业近来不断陷入产品风波,旗下核心产品“优卡丹”、“闪亮滴眼液”、“妇炎洁”先后因产品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引发质疑。
“仁和近几年的增长得益于其成功的品牌营销,它的产品线针对OTC市场,做广告没错,但由于没有独特的产品,在产品研发上投入过少,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很脆弱的。一旦品牌出现负面问题,又没能及时应对挽回,不知要再付出多少才能挽回。这不仅仅是仁和一家的问题,也是国内药品行业的通病。”
尽管仁和2011年的毛利率下降了12.36%,但其营业收入还是保持61.41%的增长,与此相对的,2011年仁和的营业成本也上升102.78%至13.33亿元。这一年仁和在广告及代理费上的投入达1.33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44.33%,而其技术开发费用仅为173.5万元,仅占净利润的0.58%。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仁和广告及代理费用分别占其年度净利润的117.75%、58.3%、44.33%,远远高于其技术开发费用。
“按照国际标准,一家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应占销售额的15%~20%左右,仿制药低一点也要10%,但在国内非常低,只有国外的零头。”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发宝说道。
据有关统计,全球创制1个全新药物并上市,全过程一般需耗时13年,耗资约3亿美元。研发费用投入不足限制了国内企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导致国内医药企业只能靠大量的仿制药寻找生存空间。由于低水平、低利润的竞争,国内医药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远低于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