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孕育千亿元市场 PE重金力捧移动医疗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让医疗服务从医院诊所延伸至虚拟网络,掌上医生、用药助手等移动应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专业机构预计,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1444亿元。

拥有巨大市场空间的移动医疗正在逐渐兴起,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投资金涌入。丁香园、春雨天下、杏树林等创业企业先后获得融资,创投基金的投资规模也从当初几十万美元的浅尝辄止,增长至如今千万美元的水平。

移动医疗融资加速

201212月底,据媒体报道,医药网站丁香园完成了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顺为基金领投,A轮投资者DCM(美国风投机构DollCapitalManagement)跟投,金额在千万美元左右。丁香园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定位于专业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知识交流的社会化平台,网站旗下有丁香人才、丁香会议、丁香通、丁香客、用药助手等多个网站产品。

丁香园此次融资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由于此前PE投资移动医疗的项目较多,但是规模普遍不大。例如,2010年丁香园完成的A轮融资,仅获得来自DCM200万美元投资。在盈利模式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PE投资规模升至千万美元水平,意味着移动医疗的资本吸引力明显增强,有望迎来资本推动与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美国市场来看,自2011年下旬以来,医疗类创业网站的创业投资日渐火热。201110月,美国医疗服务网站Care.com完成第四轮融资2500万美元;同年12月,美国医疗信息问答网站HealthTap完成首轮融资1150万美元;20125月,帮助美国医疗保健业价格透明化的Castlight健康公司D轮融资近1亿美元;同年5月,医生预约平台ZocDoc已融资近1亿美元。

目前国内移动医疗市场方兴未艾,创业投资热度从2012年开始逐渐升温。2011年,春雨天下软件公司曾获得蓝驰创投300万美元投资,2012B轮融资规模已经攀升至800万美元;杏树林创业之初获得的天使投资只有几十万美元,创始人张遇升透露,杏树林已经开展A轮融资计划。

分享230亿美元市场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和新型创新连接设备普及率的日渐提高,以及移动宽带网络和服务的拓展,移动医疗无疑将在未来的医疗保健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GSM协会(GSMA)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主要的动力来自于降低医疗保健成本,以及加强医疗服务范围。其中,设备厂商、内容和应用供应商、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将分别获得66亿美元、26亿美元和24亿美元的收入。

2012年以来,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普及,国内移动医疗产品遍地开花,目前已有千余个医疗App(苹果AppStore应用程序)问世。不同于B2C(企业对终端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的药品销售网站,移动医疗产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春雨掌上医生的客户端分为症状自查和咨询医生两大模块,症状自查是通过既定规则帮助用户从原有数据库查询相关诊疗知识,咨询医生则是通过医生与患者在线互动,向用户提供医疗建议。5U家庭医生则为用户对接多家医院医师,提供家庭医生在线问诊的个性化服务。

掌上药店走的则是多产品路线。创始人王宏林介绍,掌上药店除了提供常规用药之外,公司还有如糖尿病医生、肿瘤医生等针对移动医疗细分领域产品。

此外,移动医疗领域还包括专门为医学专业型用户提供服务的应用,例如杏树林,它为医学从业者提供医学文献检索服务,已经积累了10万用户,活跃度达25%

盈利模式尚待摸索

获得千万融资的丁香园是国内医药类网站的佼佼者,国内目前医疗卫生领域的从业者约为650万人,而丁香园的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00万,活跃程度达80%,这意味着丁香园已成功黏住了中国约一半的医务工作者。

从发展历程来看,丁香园曾经先后尝试医疗人才招聘、生物试剂耗材采购等业务,不过年收入规模只是维持在几百万元的水平。直到2010年之后,丁香园开始利用药品动态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互联网医药营销,这项业务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疗器械产业向“新、高、全”方向发展

  三大培南:海外市场为攻破口

  政策大环境下,抗生素原料药市场冷暖各异

  药用辅料标准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扩充

  2012年中药材市场监测分析及预警

  医药物流困局有待破解

  保健品行业“一路快跑”华丽背后藏着隐忧

  国内“孤儿药”产业亟待政策支持

  生物仿制药成新兴的价值洼地 靶向药物为主方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将出 中药扩容或加大

王国强:中药饮片不会实行零差价

阿胶变身“速溶饮品”的奥秘

医药生物行业:新版GMP认证加速推进,将成为2

我国生物制品标准“国际话语权”取得新突破

抗耐多药肺结核药物供应存疑 中国尚未出现短

中药“留美”的品种策略

新GMP改造催生“结构红利”企业跃跃欲试

2012年销售额最大的9个超罕见病药物

标准缺失 我国中成药缺少创新产品

对外许可改变药企研发生态 看原研药企掘金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