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管理是平安两大战略之一的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模块,健康管理采用的一个模式是透过自建及整合社会的资源,去构建我们的医网、药网和信息网。”
或许“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能成为商业健康险的“风口”。
一直以来发展仍处滞后阶段的商业健康险今年来连遇风口,除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外,“互联网+”也为健康险带来了更多可能性,继有重疾险多样入网外,互联网保险接进健康管理亦成大势。
4月21日,中国平安宣布旗下首款互联网健康管理产品“平安好医生”正式上线。在该产品上线的发布会上,中国平安亦首度详细披露医网、药网与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健康医疗战略规划。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说:“健康管理是平安两大战略之一的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模块,健康管理采用的一个模式是透过自建及整合社会的资源,去构建我们的医网、药网和信息网。”
接入内核的商业健康险
健康管理挂钩商业健康险,在保险公司的布局中早有先例。就二者关系,平安健康保险及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表示:“健康管理并不是保险,而是一个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是全方位的介入到我们用户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健康管理和我们的健康保险有个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呢?实际上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
而就商业健康险希望接入健康管理的原因,有专业健康险公司人士表示:“首先是保险公司希望介入医疗管理,进行控费等需要;二是大数据会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支持;再者是增加了用户的粘性。”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首席执行官魏楠兹(Alex Wynaendts)近日亦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互联网能够给保险行业带来的变革,更加重要的是和用户的连接渠道,如何和客户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明确用户的需求,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另据王涛分析:“对于我们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而言,我们希望未来能够介入到用户的健康管理过程当中,进行健康管理的过程管理。我们为什么要进入到健康管理这个领域,实际上对于保险来讲,它是非常非常至关重要的。不光有保障支付,还要进行过程的管理,未来的健康管理应该是商业健康保险必不可少的一环,要进行互动,形成良性的循环。”
据记者了解,自去年年底上线公测以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为500万,在平安的健康生态圈中,用户除享受移动“好医生”服务外,还将拥有电子健康档案。未来在部分地区,通过平安好医生搭建的药网,2小时内药品即可送达消费者。
除了布局线上,平安还将布局线下医疗资源对接网络。除了布局线上,平安还将布局线下医疗资源对接网络。“移动医疗不是健康医疗的终局,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这个市场的赢家必须要打通线上及线下的资源。为此,平安将搭建万家线下诊所,一方面为中高端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检测服务,同时也为医生创造自由职业平台。”王涛表示。此外,平安已于去年全资收购快易捷,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接着将通过B2C零售网络、厂家直销网络、O2O实体终端网络,围绕医嘱和健康管理提供药品销售、配送到家服务。
不过,就平安的模式是否能成为互联网版的HMO也有医药业人士提出质疑,而上述人士亦就健康管理和问诊的关系提出质疑。平安健康互联网相关负责人表示:“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是国外管理式医疗(Managed care)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平安健康险从成立之初,就不断尝试管理式医疗,此次借助互联网转型契机,以平安好医生APP为入口构建健康管理生态链,最终实现对医疗成本的管控。秉承管理式医疗的理念,但具体模式如何还需要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尝试建立最受市场认可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