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64% 上海带量采购见显著成效

2014年上海开始进行带量采购试点工作,首批确定了3个带量采购试点品种。经过近一年试点,沪式带量采购在被媒体形容为高大上和名副其实的同时,所涉三个品种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64%,可谓是质量价格两手抓,两手都紧2015年最后一天,上海发布第二批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涉及6个口服常释剂型品种,已于昨日(2016121日)递交投标文件和开标。

在第二轮带量采购开始之际,医药地理就沪式带量采购何以名副其实、带量采购工作成效和困难、带量采购的品种遴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对分管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上海市医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名副其实的带量采购

2012年,上海药品招标采购工作从卫生部门转移到医保部门,并提出建立 质价量挂钩,招采配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因此,上海带量采购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在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挤干药价水分。

基于以上目标,首先,上海对带量采购药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具体表现为:

入围门槛高。在学习香港医管局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后,上海市医保与药监等多部门联合设计了一套药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筛选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药品品种。美国FDA认证、欧盟CGMP认证、进口原辅料及GMP认证、实验室CNAS评估、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等高标准,极大的提高了上海带量采购的质量入围门槛。通常药品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不应当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且大部分与进口原研药差距较大,还有些是安全但无效的,然而目前缺乏国家的相关标准来评判仿制药的质量差异。因此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国家食药监局批准上市的门槛为合格,即60分,而上海带量采购试点就是想通过自建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85分或者是90分以上的药品,与进口原研药在同一平台上比价,价低者中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后期监管强。在拟中标阶段,上海市药监部门会根据中标企业的高内控标准来进行样品抽样检查,并且制作一份近红外光谱模型。中标企业以后每批次产品都需送样市药监所进行近红外光谱快检,以保证企业今后供应的产品与其投标样品质量一致和稳定。对于检查情况,医保部门表示,到目前为止,药监部门反应基本没有问题,符合原来的质量规定。

其次,在保障采购量方面,上海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上海市在招标文件发布后就明确了采购数量,上一年采购量的60%。第二,根据这一数量计算出总金额,药事所、中标企业和委托配送企业签订三方合同,以合同进行约束。第三,上海市划拨部分医保基金建立财政专项账户,用以向中标企业预付货款,这种做法可以将风险转嫁到药事所,由药事部门督促医院完成采购量并进行回款。除此之外,预付货款还意味着已经买下这部分产品,就算今年没有用完也可以留到第二年使用。

最后,以保质、保量为基础,上海带量采购工作的价格控制水到渠成。质量入围后,投标企业中价格最低的中标,且由于采购量有保证,并且预付货款,企业的降价动力也会更充足。

带量采购的成效和困难

谈到带量采购成效,人们最关心的自然是降价幅度——上海带量采购第一批三个品种,药价平均降幅达到64%

对于这一降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上海首批试点的三个品种各有一家企业中标,其中有两家是首次进入上海市场,这可能是企业降价动力比较足的原因,而且为了保证降价不会影响到药品质量,上海还组织了专家到中标企业进行现场考察,确保中标药品达到质量要求。

除了价格降低之外,带量采购的成效还体现在质量保证、预防腐败和反应药品真实用量三个方面:

一、药监对这三个品种每批次都进行检查,严保药品安全。

二、由于压缩药品价格水分,预付药品货款等因素,药品无需过多依赖营销,可以减少腐败空间,净化医务人员队伍。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注射用头孢硫脒遭CFDA警示,美国早已禁用!

  CFDA加大药品境外检查力度 境外药企超国民

  慢性病管理造就万亿市场 家用医疗器械增长迅

  湖南公立医院将实行聘用制 年底取消药品加成

  药品价格治理的转型之路

  手术O2O名医主刀获约印创投领投的1.5亿元B轮

  慢病管理分级诊疗试点项目研讨会顺利召开

  春雨客厅医疗更名“居佳医生” 与歌华合作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6年深入落

  大裁员大转型之后,强生医械部门不再业绩最

中新药业银翘解毒片被回收:中西药复方制剂

公立医院改革:济南公立医院新入职医生不再

首度有药企公开叫板药审改革

创新驱动业绩高增长 药企对症下药配良方

其实,医生多点执业有多甜,就有多苦

第七届中国医药战略峰会圆满召开

“两票制”能否真正解决“药价虚高”

互联网环境下的“医+药”闭环服务有待建立

步步惊心——药监局税务局签协议互通信用记

“雪藏”的专家号,咱挂得上吗?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